2024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3篇)
来源:事迹材料 发布时间:2024-08-21 08:00:03 点击:
篇一: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
市南区全面提升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的建议
市南区全面提升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经济社会机构发生许多新变化,新的经济和社会组织大量涌现,传统的条块分割、体内循环的社区党建已不适**市基层治理的需要。市南区委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突出联动互通,推动融合共赢,构建起区委“统”、街道党工委“兜”、社区党委“拢”,三级联动、全域融合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打造了城市基层党建的“市南模式”。
创新领导体制,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
调整街道工作重心。着眼强化党的领导,进一步明确街道党工委的职责定位,取消街道招商引资方面的职能及考核指标,把街道工作重心聚焦到区域化党的建设和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等工作上来。实行街道事务准入制度,明确职能部门确需街道承担的新增事项,由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研究决定,并做到人财物同步下放,确保权责对等。
优化街道机构设置。探索推行街道“大部制”改革,整合科室职能,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将街道职能科室由10个整合为5个,即综合办公室、党建工作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公共安
全办公室、城区发展办公室。各办公室主任由街道副处级党员干部担任,由“分管”变“直管”,减少了管理层级。
改革“两委一站”领导体制。建强区域化社区党委,党委书记由街道副处级党员干部担任,并兼任社区工作站站长,直接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工作,街道不再保留办公场所,副书记由街道党员干部和社区居委会主任担任,吸纳驻社区单位、片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支部书记。归位社区居委会,社区居委会主任兼任社区党委副书记、社区工作站副站长,承担《中华人民___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及有关文件赋予的各项任务和职责,回归自治职能。做实社区工作站,将街道工作力量下沉到社区工作站,使每个社区工作站工作人员增配到10—15名,采取编制分类管理、人员统筹使用的方式,合理调配使用。全面承接政府延伸至社区的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服务。
突出联动互通,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的统筹协调功能
以联建共建为纽带,构建三级党建联席会(议事会)制度,促进事务共议共商,把街道社区、驻区单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统筹起来。
区级层面,成立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由区委书记担任召集人,区域内部队、高校,科研院所,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等驻
区单位为成员单位,抓实区域化党建工作的研究谋划、部署推进、统筹协调。成立区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委,书记由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兼任,设专职副书记1名,负责统筹谋划、宏观指导、协调推动全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
街道层面,做强街道区域化党建联席会,由街道党工委书记担任召集人,将规模较大、影响力较大的驻街单位党组织纳入联席会成员单位,每季度召开联席会议,共抓区域党建、共谋辖区发展。在所有街道成立“两新”组织综合党委,负责辖区内“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统筹谋划、指导协调、督促检查,指导社区党委对辖区内“两新”组织党组织和党员进行兜底管理。
社区层面,成立社区党委牵头的社区共建议事会,广泛吸收驻社区单位党组织书记、社区居委会主任、社区内“两代表一委员”以及党员群众骨干为议事会成员,搭建社区层面区域化党建协商议事平台。坚持需求导向,服务聚拢,建立了驻社区单位需求、服务清单、资源清单,汇总收集到社区单位需求100条、可提供服务142项、可共享资源117类。依托各社区信息化平台,实现管区内资源、需求的随时更新和有效对接。
着眼融合共赢,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的服务聚拢效应
以融合发展为目标,构建品牌化、标准化、项目化的党建服务体系,整合区域内阵地、人才、信息等各类党建服务资源。
品牌化提升。围绕“市南先锋”党建品牌,积极推进“一街一品牌
”“一社区一特色”建设,打造“帮到家”“红色家园”“我的湛山我的家”等系列党建服务品牌,以品牌提升党建服务,以服务凝聚党员群众。
标准化保障。按照“标准建设、规范管理、为民服务”的原则,累计投入9亿元,使全区65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平均面积达到1200平方米,为党员群众搭建了教育培训的“大课堂”、交流互动的“议事堂”、开展活动的“大舞台”。在每个社区拨付8.2万元党建工作经费、7万元社区工作运行经费的基础上,逐步将每个社区党组织服务经费由20万元提高到100万元。
项目化运作。针对基层党建的重点难点问题,坚持用抓项目的方式来推动党建工作创新发展,先后实施“帮到家”便民服务站建设、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效益提升、党建文化阵地建设、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示范点等一批重点项目。比如,在全区65个社区全部建立“帮到家”便民服务站,并配套建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伍,完善服
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在每个街道打造了至少1处党建文化主题公园(宣传街),让党建文化融入居民生活。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城市基层党建也永远在路上。市南区委将按照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精神和省、市委有关要求,深刻把握城市基层党建面临的新情况新变化,不断探索创新,着力破解重点难点问题,努力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篇二: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
在全市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经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召开的。临近年终岁末,市委决定召开全市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全国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工作经验交流会、全国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全省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全省加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座谈会等会议的精神,研究部署我市农村、街道社区、企业党建等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刚才,X位同志介绍了他们的经验和做法,这些做法都很好,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借鉴。下面我就学习贯彻上级精神,进一步加强全市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讲四点意见。
一、明确重点,抓住关键,不断提高农村党建工作水平
按照中央、省委的部署,当前一段时间要重点抓好以下X项工作。
(一)要围绕规范提高推动X工作法深化开展。从中央、省委的重视程度来看,X工作法将作为党在农村的一项基本工作制度全面推广,省人大已将X工作法列入X年的立法计划,X工作法将成为地方性法规。我们的思想上不能再有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到位的现象,要建立长效机制,围绕规范提高把实施X工作法引向深入。一是要积极构建和谐的村“两委”协调机制。在全国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工作经
验交流会上,中央领导同志对我市细化村“两委”职责,促进X工作法落实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市委组织部组织人员对这项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在X日报刊发了调研文章。下一步,我们要以中央领导同志的鼓励为动力,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职责任务,建立健全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村“两委”之间的团结合作,积极构建责任清晰、分工明确、配合协调的村“两委”关系。二是要下大力气抓好后进村整治。坚强有力的村级党组织是实施X工作法的保证。前段时间,市委组织部已经下发通知,要求各县(市)区按照X%的比例倒排出整治对象。目前各县(市)区已经明确了整治对象、整改时限和具体措施。后进村是推广X工作法的难点,也是重点,市委已经把后进村整治作为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各督导组要及时督促检查工作开展情况,明年X月份要进行验收。各县(市)区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下大力气做好这项工作,尤其是要做好村党支部书记的选配,为X工作法的有效实施奠定基础。三是要健全日常推进机制。X工作法原则上每村要每月运行一次。有重要情况、特殊情况、紧急情况,可以随时进行。各县(市)区要指导乡镇建立X工作法工作台帐,实施动态管理,对X工作法运行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各督导组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明察和暗访、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有效实施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要积极探索推广在社区开展X工作法。(二)要围绕落实待遇加强村支部书记队伍建设。
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是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改革创新的首要任务。只有班子强、书记强,党组织才有凝聚力、战斗力。按照中央、省委文件的要求,市委组织部与市直有关部门、各县(市)区经过深入广泛细致的调研,初步提出了村干部待遇保障方案,并报请市委常委会、书记碰头会进行了研究通过,近期将会出台。各县(市)区委组织部要按照要求,积极与财政部门沟通,争取资金,保证村干部待遇逐步提升。要严格控制村干部职数,鼓励交叉任职和“一肩挑”。要按照农村党支部书记“一定三有”(定权责立规范和工作有合理待遇、干好有发挥前途、退岗有一定保障)的要求,创新培养选拔机制、健全教育培训机制、建立岗位责任监督机制、完善激励保障机制,为村党支部书记干事创业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要围绕创业致富做好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工作。我市的大学生村干部全部为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整体水平在全省排名靠前。我们要充分珍惜这一人才资源,要真正把他们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党政干部的后备人才、未来的经营能手、企业家来培养管理,使他们真正能够学有所用,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做到下得去、呆得住、干得好、流得动。一是要建立“三帮一联”制度。各级党组织都要关心大学生村干部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建立村干部帮带、乡镇领导帮教、县直委局帮扶和县(市)区领导联系的帮扶机制,通过电话、短信、邮件、面谈等形式定期与他们沟通,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发展方向。二是要积极搭建创业平台。要积极
落实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小额担保贷款政策,为具备条件的大学生村干部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要建立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实践基地,推广建立创业合作社,推动创业实践。三是要加强教育培训。针对大学生村干部的创业项目,通过邀请专家办讲座、实地参观、专业部门评审等形式,对他们开展“个性化”培训,提升他们的创业能力。
(四)要围绕发挥作用抓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村级活动场所是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象征,是党为群众服务的窗口。这不仅仅是建几间房子的事,它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四中全会明确要求X年要彻底消灭无村级活动场所的行政村。各县(市)区一定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保质保量完成今年中央、省委下达的X个建设计划,届时市委将组织验收。同时,要对本县(市)区目前没有村级活动场所的行政村进行排查摸底。常委部长要积极与县(市)区长沟通,争取财政支持,列入预算,总之要想尽一切办法,克服一切困难,按上级要求消灭没有村级活动场所的行政村。建好后,我们要围绕发挥作用抓好村级活动场所的管理工作。一是要落实村干部挂牌值班制度。村级活动场所是党为群众提供服务的公共场所,不是村干部的私人宅院。要加强值班管理,建立来电来访登记制、乡镇领导、包村干部接待日制度,保证村级活动场所随时有人值班,随时有人服务,不能让群众吃闭门羹。鼓励引导有条件的行政村设立业务大厅、咨询服务台,安装电子显示屏、休息椅等便民设施,体现对群众的真心关怀。二是要发挥“四个中心”的作用。要通过抓制度上
墙、三务公开、定期召开民主议事会、决策会等形式,发挥议事中心作用;通过定期开展“三会一课”、技能培训、兴建书屋等形式,发挥培训中心的作用;通过开展文娱活动、“三下乡”活动、交流谈心会等形式,发挥活动中心的作用;通过建立一站式服务大厅等形式,发挥服务中心的作用,使之真正成为农村的“党员之家”“群众之家”。
二、围绕中心,服务经营,进一步强化企业党建工作影响力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企业党建工作,始终把党的建设作为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保证,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推动我市国有企业和非公企业的规模实力、发展速度、质量效益和综合竞争显著提升,涌现了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同时也必须看到,一方面,随着市场竞争国际化、产权结构多元化、治理结构规范化、劳动关系契约化,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使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日益复杂、竞争程度日益激烈、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日益艰巨;另一方面,企业领导体制、治理结构、经营机制的变化使党建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比如,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条件下,如何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企业党组织如何有效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如何把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保证董事会、经理的用人权及运用市场机制选聘人才有机结合起来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党建工作的理念、思路和方式方法等方面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党建的总体要求是:坚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牢固确立党组织在现代国有企业制度中的政治核心地位,紧紧围绕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以改革创新精神抓好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更好地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按照一总体要求,要着力抓好三项工作
(一)突出完善体制机制这个重点。一是要完善国有企业领导体制。不断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办法,使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二是健全党组织有效参与决策的体制机制。决策前,董事长、总经理和党委书记要充分沟通,形成共识;决策时,进入董事会、经理层的党委成员要认真履行职责,使党组织的意图得到尊重和体现。决策后,党组织要发动党员团结带领职工,保证各项决策顺利实施。三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企业重要经营管理人员的任免要在组织人事部门考察的基础上,经党委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由董事会或经理层依法任用。把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以及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结合起来,把组织考察推荐与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结合起来,使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选拔任用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二)要抓住领导班子建设这个关键。一要选优配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打破条块分割和身份界限,面向国内外选拔素质高、能力强的经营管理人才。二要提升
能力。改革和创新企业领导人员培育机制,着力提升引领企业科学发展的能力素质。三要完善考核。围绕工作目标责任制和岗位职责规范,探索建立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考核评价办法。四要从严管理。加强监督管理,健全责任追究和公开监督制度,强化教育,规范用权,同时,要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
(三)要夯实基层组织建设这个基础。一要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合理调整企业党组织设置,做到党建工作要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同步推进。二要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内容和方式。要注意借鉴和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方法开展党建工作,使党组织活动真正为企业所需要、党员所欢迎。三要创新党员发展和教育工作。做到重要岗位有党员、主要骨干是党员、关键时刻见党员。四要创新党内基层民主。积极借鉴X工作法成功经验,推进党务公开,拓展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
非公企业、“两新”组织党建是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非公企业、两新”组织类型多、分布广、规模不等、情况千差万别,必须坚持属地管理为主,着力构建条线延伸、重点强化、条块结合的管理架构和管理模式,完善组织管理网络。一是优化体系。非公企业党组织要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党建工作,始终坚持“企业需要、经营者认同、党员欢迎、员工拥护”的原则,做到参与不干预、管理不包揽、监督不越位、服务不添乱。二是关口前移。在企业创办或改制时,要同步建立党组织。在引进和创办企业时,要
同步考虑党组织组建问题,做到建厂与党建一起抓。在研究和制定国有企业改制、转轨方案时,要使企业党的建设与企业改制“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到位”。三是条线管理。进一步依托行业协会,对行业特征明显、条件成熟的律师、会计师、出租车等行业逐步建立党组织,采取“支部+协会”的形式,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提高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推动集团化经营,充分发挥整体功能,积极探索根据产业规模、产业特色,跨行政区建立党组织的模式,拓展党组织设置新思路,通过行业内和行业间的党建互动,推动产业的联动发展,提升党建效能。四是强化重点。深入推进党建工作站建设,采取财政支持、党费返还、企业赞助的方式,探索园区、工商集中区党建工作资金保障模式,确保重点区域党组织硬件建设到位、工作机制到位、作用发挥到位,消除党建工作空白点。五是典型引路。要培养一批优秀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和优秀共产党员,建立一批模范企业党组织,推广一套党建工作好经验,树立一批支持党建工作的企业家典型,大张旗鼓地宣传他们地先进事迹,在选举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时向企业贡献大、党建工作扎实的企业家倾斜,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明确要求,加大力度,着力构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街道社区是党在城市工作的基础,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是党在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基层管理体制不断深化,街道社区在城市工
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街道社区党组织承担的任务日益繁重。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迫切需要依托街道社区党组织加强这些组织中的党建工作,不断扩大党在城市工作中的覆盖面;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为“社会人”,大量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和流动人员进入社区,迫切需要街道社区党组织转变管理和工作方式,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社区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趋势,迫切需要加强党的领导,增强协调和服务功能,推进社区建设。各级党组织一定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城市改革发展、维护城市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以“五个好”为目标,以“三有一化”为抓手,以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为重点,积极构建以街道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驻区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内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一要建党的组织,实现“有人管事”。建网络,健全和优化街道社区党组织设置。根据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实际和社区党员变化情况,不断创新组织设置方式,把支部建在街道上、园区下、楼宇上、路段上。尤其要加强社区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努力实现组织网络全覆盖,不留空白点。建班子,按照“五个好”的要求,不断加强街道社区领导班子建设。要采取公开选聘、竞争上岗等办法,从年纪轻、素质好、熟悉城市基层管理和社区建设的优秀人才中选拔社区干部,选好配强社区党组织书记。要有计划地选聘高校毕业生到社区任职,加大从优秀社区干部中
考录公务员的力度,激励他们干事创业、服务群众。建队伍,各城市区都要按照“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经验丰富”的要求,建立一支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充实到社区帮助做好党的工作。要结合全市派驻社区工作,把那些符合条件的派驻人员明确为党建联络员,帮助指导社区做好党建工作。要根据社区党员特长,把党员组成社区医疗、法律咨询、植绿护绿等不同类型的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便民利民服务活动。
二要建活动阵地,实现“有处议事”。要把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和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市辖区的社区办公用房面积不低于X平方米,县级市和县城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面积不低于X平方米。对新开发的商品住宅社区,提前规划预留社区办公用房;对单位型社区,有效整合辖区单位的场地和设施资源;对聚居型社区,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改善社区办公条件。建服务阵地时,要与党员教育阵地统建,宣传阵地同建,文化阵地同建。要加强对活动场所和服务设施的管理,使其真正成为集党员活动、便民服务、文化宣传、信息传输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党员之家、群众之家、社区服务之家。三要建投入机制,实现“有钱办事”。要拓展筹资渠道,逐步形成以财政投入为主、社会支持为补充的经费保障体系,保证社区阵地建设所需经费、社区党务干部报酬、社区党组织办公室经费,保证社区党组织有一定的财力和资源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各城市区要根据本地实际合理确定社区党组织经费保障最低标准,制定经费管理、使用和监督办法。上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在给街道社区提要求、交任务的同时,要把资
源和财力向下倾斜,使街道社区办实事、做好事有保障。四要共驻共建,实现“协同理事”。要按照条块结合、优势互补原则政和党建资源,着力构建城市基层区域化党建格局。要加强对社区各类组织的领导、组织和协调,理顺社区党组织与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企业间的关系,建立协商议事机制。要借鉴X工作法等经验,探索建立社区党组织领导的社区“两委”议事协调机制。市里准备挑选三个办事处,探索实施“大工委制”或“兼职委员制”,把办事处辖区内有一定影响的驻区单位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选聘或委任为街道社区党组织成员。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辖开展区域内各项党建工作,形成驻区单位和社区党组织“共筑服务平台、共建教育基地、共里社区事务”的新局面。要建立党员向居住地社区报到制度、党员志愿服务制度、党员社区表现评价制度,逐步形成“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在岗位”的党员管理新机制。五是开展“精品社区”创建活动。要结合社区党建工作实际,充分挖掘社区和驻地单位潜力,进一步优化设置,积极探索以完善服务体系为重点、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新路子,积极总结精品社区创建工作经验,不断提高精品社区的数量和质量,激发社区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和内在活力。
同志们,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我市实际出发,认清形势,明确思路,夯实基础,改革创新,不断开创全市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新局面!
篇三: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中共中央办公厅
【公布日期】2019.05.08?
【文
号】
【施行日期】2019.05.08?
【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党的自身建设法规制度综合
正文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
(2019年5月8日)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党对城市工作的领导,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党章和有关法律法规,现就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以下简称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
城市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举足轻重,是各级党委工作的重要阵地。城市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城市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随着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城市社会结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态深刻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迫切要求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不断提升党的城市工作水平。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把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对于坚持和加强党对城市工作
的全面领导,夯实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党中央要求,扎实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特别是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召开以来,城市基层党组织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各领域党建日趋融合,投入保障持续强化,推动发展、服务群众成效更加明显,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得到创新发展。但也应当看到,工作推进中还存在不平衡问题,有的城市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政治功能不强,领导作用发挥不充分;有的地方城市基层党建新理念还没有树立起来,仍然停留在单纯抓街道社区党建上;有的总体设计、系统推进不够,各自为战,工作碎片化;有的体制机制不适应城市治理和发展,街道社区统筹协调能力弱,共建共治共享未形成常态等,必须下大力气研究解决。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各地区各部门要站在确保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突出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严密组织体系,强化系统建设和整体建设,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作用,有机联结单位、行业及各领域党组织,构建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为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二、把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一)提升街道党(工)委统筹协调能力。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充分发挥街道党(工)委统筹协调各方、领导基层治理的作用。推动街道党(工)委聚焦主责主业,集中精力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应当全面取消街道承担的招商引资、协税护税等工作任务,暂不具备条件的可先在中心城区实行,再逐步推
开。按照重心下移、权责一致原则,赋予街道党(工)委相应职责职权。区(县、市、旗)职能部门派驻街道机构负责人的考核考察和选拔任用,应当征求街道党(工)委意见;城市规划制定实施中涉及街道的相关内容,应当听取街道党(工)委意见;涉及街道的公共事务,一般由街道党(工)委综合管理。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将派驻街道工作力量的指挥调度、考核监督等下放给街道。整合街道党政机构和力量,统筹设置基层党建、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等综合性机构。除机构编制专项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外,上级职能部门不得要求街道对口设立机构或加挂牌子。健全与职责相适应的考评体系,对街道的检查考核,由区(县、市、旗)党委和政府统筹安排,上级职能部门一般不对街道进行直接考核,确需开展的按一事一报原则报批。
(二)确保社区党组织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服务。加强对社区的工作支持和资源保障,统筹上级部门支持社区的政策,整合资金、资源、项目等,以社区党组织为主渠道落实到位。采取向社会组织、市场主体、民办社工机构购买服务等方式,丰富社区服务供给,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对社区内有关重要事项决定、资金使用等,要发挥社区党组织的主导作用。依法确定社区工作事项,上级部门不得把自己职责内的工作转嫁给社区,确需社区协助的,须经区(县、市、旗)党委和政府严格审核把关,并提供必要的经费和工作条件。推进社区减负增效,专项整治社区检查考核评比过多过滥问题,建立居民群众满意、驻区单位满意的服务评价制度。
(三)增强街道社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战斗力。街道社区党组织应当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旗帜鲜明讲政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社区、进头脑。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营造干事创业良好环境。加强对基层各类组织的政治引领和对居民群众的教育引导,坚决抵御国内外敌对势力、邪教组织和非法宗教活动的影响渗透,坚决同削弱和反对
党的领导、干扰和破坏城市社会稳定的行为作斗争。选优配强街道党(工)委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纪(工)委书记等应当纳入上一级党委管理;整体优化提升社区党组织带头人队伍,规模较大的社区应当配备专职党务工作者协助书记抓党建。严肃党的组织生活,落实“三会一课”和党支部主题党日制度,持续整顿后进党支部,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做好社区党组织按期换届工作。推行社区党员分类管理,定期排查流动党员,实行组织关系一方隶属、参加多重组织生活,注重发挥离退休党员作用。在抓重大任务落实中检验街道社区党组织战斗力,使街道社区党组织在推动城市改革发展、基层治理、民生改善、社会和谐中锻造提升。
三、增强城市基层党建整体效应
(一)强化市、区、街道、社区党组织四级联动。逐级明确党建工作职责任务,市委抓好规划指导,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区(县、市、旗)委提出思路目标,具体指导推动,发挥“一线指挥部”作用;街道党(工)委抓好社区党建,统筹协调辖区内各领域党建工作,整合调动各类党建资源,强化“龙头”带动;社区党组织落实上级党组织部署的各项任务,兜底管理辖区内小微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逐级健全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明确成员单位职责,定期沟通、上下协同解决问题。上一级党建联席会议应当吸收下一级党组织成员参加,并强化对下一级党建联席会议的指导。街道、社区党建联席会议负责人,可由上级党员领导干部兼任。建立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的调度通报、动态管理、督促检查和跟踪问效制度。
(二)推进街道社区党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互联互动。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主导,建立开放性的互联互动纽带,通过签订共建协议、干部交叉任职、人才结对培养等加强组织共建,通过共同开展活动、加强党员教育等推进活动共联,通过整合盘活信息、阵地、文化、服务等实现资源共享。健全街道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制,更好发挥兼职委员及其所在单位共建作用。推动市、区两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全覆盖,采取承诺践诺、志愿服务等做法参与社区治
理、有效服务群众。探索以块为主、条块融合、双向用力的具体抓手,健全双向压实责任、双向沟通协商、双向考核激励、双向评价干部的工作机制。行业系统部门要主动融入驻地中心任务和党建工作,定期与街道社区党组织沟通会商,共同解决问题。
(三)扩大新兴领域党建有效覆盖。创新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依托物业服务企业、产权单位、骨干企业等建立楼宇党组织;依托街道、市场监管部门、协会商会或产权单位建立商圈市场党组织;依托各类园区建立党建工作机构,推动入驻企业单独或联合建立党组织;依托行业监管部门建立行业党组织或行业协会党组织,统一管理律师、会计师等行业党建和重点互联网企业党建工作,不断提升新兴领域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质量。
(四)广泛应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整合各级党建信息平台与政务信息平台、城市管理服务平台等,实现多网合一、互联互通,促进党建工作与社会管理服务深度融合。推广“互联网+党建”、“智慧党建”等做法,利用大数据做好党建工作分析研判,利用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丰富党建工作内容和形式,巩固和扩大党的网上阵地。
四、提升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工作水平
(一)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居民自治机制。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以社区居民委员会和居务监督委员会为基础,完善协同联动的社区治理架构。强化党组织领导把关作用,规范社区“两委”换届选举,防止不符合标准条件的人选进入班子。全面推行社区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社区居民委员会主任、“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依法依规稳妥开展非户籍常住居民和党员参加社区“两委”换届试点,拓展外来人口参与社区治理途径。推进在业主委员会中建立党组织,符合条件的社区“两委”成员通过法定程序兼任业主委员会成员。通过发展党员、引导物业服务企业积极招聘党员员工、选派党建指导员等方式,加强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延伸党的工作手臂。建立党建引领下的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协调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积极性,形成社区治理合力。
(二)领导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坚持党建带群建,党组织通过给群团组织派任务、提要求,促进党组织和群团组织资源共用、功能衔接。健全社会组织参与治理机制,培育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和群众活动团队,引领各类社会组织专业规范运作、依法依规办事。推动党的建设有关要求写入社会组织章程,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社会组织负责人,善于使党组织意图成为社会组织参与治理的行动,支持党组织健全的社会组织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有关服务项目。
(三)做实网格党建,促进精细化治理。根据地域、居民、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等情况,调整优化网格设置,整合党建、综治、城管等各类网格。将党支部或党小组建在网格上,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或党小组组长,建强专兼职网格员队伍,随时随地了解群众需求和困难。加强网格资源配置,把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市场服务、志愿服务下沉到网格,精准投送到千家万户。建立街道社区党员干部包联网格、走访群众制度,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四)建设覆盖广泛、集约高效的党群服务中心。综合区位特点、人群特征、服务半径等因素,整合党建、政务和社会服务等各种资源,统筹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备、互联互通的党群服务中心,打造党员和群众的共同园地。重点依托街道、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好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站点),区(县、市、旗)有关部门要把服务窗口下移到街道、社区,推行“一站式”服务和“最多跑一次”改革,让党员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组织,享受便利服务。依托楼宇、园区、商圈、市场或较大的企业,建设特色鲜明、功能聚焦的区域性党群服务中心(站点)。加强规范化建设,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完善工作保障和运行机制,真正把各类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成为党领导城市治理的坚强阵地和服务党员群众的温馨家园。
五、加强对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压实领导责任。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委组织部门牵头负责、有关部门和行业系统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和责任机制。各级党委要把城市基层党建纳入整体工作部署和党的建设总体规划,定期专题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推广一些地方成立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领导协调议事机构的做法,紧扣治理抓党建,从制度机制上解决党建和治理“两张皮”问题。市、区两级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谋划、直接推动。党委组织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强化政策保障和资源调配,共同做好工作。要把城市基层党建情况作为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
(二)加强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要率先破解体制性、机制性、政策性难题;其他城市要结合本地实际,学习借鉴先进城市经验,强化系统思维和工作统筹。抓好村改社区党建,理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开展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引领行动,加快示范市培育和建设,总结推广先进典型和经验,提高城市基层党建总体质量。
(三)夯实基础保障。结合机构改革强化力量配备,在编制、职数、待遇等方面加大对街道社区的政策倾斜力度,形成在基层集聚人才、在一线创业成长的鲜明导向。注重吸引政治觉悟高、热爱社区事业、热心服务群众、具有一定专业素养的人才到社区工作,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管理规范、素质优良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健全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设立岗位等级序列,按规定落实报酬待遇,形成正常增长机制。加大从优秀社区工作者中招录(聘)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选拔街道干部力度。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加大表彰奖励力度,增强职业荣誉感,引导基层干部努力担当作为。健全财政投入保障机制,落实社区运转经费、党建工作经费、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服务设施和社区信息化建设经费,提升社区场所阵地服务承载能力。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