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圆明园的观后感心得800字大全:《圆明园》观后感800字4篇

来源: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2-06-13 19:40:06 点击:

参观圆明园的观后感心得800字大全:《圆明园》观后感800字4篇

参观圆明园的观后感心得800字大全:《圆明园》观后感800字篇1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来到圆明园的门口,新石基、新石门如几块补丁伫立在那里,让来来往往的游客生出几许物是人非的感觉,步入其中,残缺不全的景致散发着淡淡的忧伤,触目可及的残垣断壁、微微泛黄的色彩更添了几分凄婉与悲凉,人行道上杂草丛生,竟然无从下脚。寂寥的参天大树上杜鹃啼血,乌鸦长鸣。感叹“片片荒凉凝血泪,不见旧宫桃李,花似当年否”的凄凉与深邃。

  眼见此景,剪不断、理还乱,一百多年前的镜头在脑海中回放:这紫禁城外帝王居住最多的地方,这集中了中国园林文化之大成的皇家园林,以她无尽的雍容华贵,享誉世界,有“万园之园”的美称。然而,那一日,“八国联军”的肆无忌惮,烧杀抢掠,一座座精品瞬间坍塌,一件件宝物灰飞烟灭,满园的旖旎也都烟消云散。潇潇雨歇,抵不住我的怒发冲冠。

  忽然,一阵狂风夹杂着大雨从天而降,似欲彻底洗去这刻骨铭心的耻辱。雨水击打着残垣断壁,发出落寞的“滴答”声,连同我的心也一起潮湿冰冷,不忍目睹,不堪回首,来不及撑伞,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前跑去。

  转过几个弯路,突然,一抹新绿像俏皮的小孩子钻进我的眼睛:有的长在岩石缝,有的长在沙粒中!由远及近是深绿、浅绿、鹅黄,点缀其间的野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风停雨住,阳光努力地穿过厚重的云层,花瓣上、小草上的水珠折射出七彩的光芒,几个天真活泼的孩子正在积水中蹦跳打闹,嬉闹的声音清脆悦耳,充满了勃勃生机。“狂风暴雨虽辛苦,一身傲骨仍犹存”,这片不起眼的小草地似乎焕发出了整个圆明园新的生机。

  我心中的阴霾似一扫而空,放眼望去,远处高楼林立,摩肩接踵,古老的北京城日新月异、蒸蒸日上,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近处的圆明园也已经凤凰涅盘、浴火重生,旧貌换新颜。

  新的时代已经到来,新的机遇也已降临,这都鼓舞着我们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沉舟侧畔与病树前头,有千帆过境万木逢春,何必伤悲?

参观圆明园的观后感心得800字大全:《圆明园》观后感800字篇2

  今天,太阳没有前几天大了,比较温和,再伴着一丝丝凉风,使人感到很舒服,心情很舒畅。而今天,我们也要去中国遗址公园圆明园看看了。

  圆明园是由圆明园、绮春园和长春园三园组成,原来非常漂亮,可是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圆明园,让圆明园遭遇了这灭顶之灾。好了,现在让我们进去看看吧。

  一进来,我们来到了涵秋馆,咦,怎么那么大一块地,就只有一块石头上写着“涵秋馆”三个字?我很奇怪,涵秋馆难道就是一片空地吗?妈妈告诉我说这里是遗址公园,代表这一片地就是涵秋馆。哦,原来是这样,我还以为圆明园跟故宫和颐和园一样,也是有很多富丽堂皇的宫殿,我这才知道“遗址公园”的意思呢!

  里面的众多地方,我比较喜欢仙人乘露台,那是一个被石头包围的仙人。我和爸爸站在假山上,可以很清楚地看见仙人乘露台。只见一个漂亮的仙女向上托着手中的盘子,向上天乞求甘露。她的动作很优雅,做工也很精致,栩栩如生。

  接着又来到了一个有趣的地方——迷宫。我看到地图上写着“迷宫”两个字的时候,都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那个时候还有迷宫?到了那里我才傻了眼:那个真的是迷宫呀!是这样玩的:绕着走,走到中间的宝塔就算赢。我看看像一条盘旋着的蛇一样的熍,感觉就是小菜一碟,顺着走不就可以到吗?可是一走才知道,迷宫并不是我想的那么好走,好几次我都走进了死胡同。还是妈妈带我东绕西绕才绕到了宝塔中间,我真服了当时设计迷宫的人了。

  这次圆明园之旅,还让我重新认识了一个人——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开始我因为不熟悉雨果写的小说,使我在语文期末考试中丢了分,所以有点“讨厌”他。但我在这里才知道,他还是我们中外友好使者,他还写了一封信控诉八国联军来烧中国的圆明园。这不但使我不讨厌他了,而且还使我万分的敬佩他。

  这次游圆明园,使我非常痛恨当时的八国联军,但这也只能怪我们当时的政府太无能了,才受到了外国人的欺侮。现在我们中国发达起来了,世界也和平了,但我以后一定要努力学习,保卫我们的祖国,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

参观圆明园的观后感心得800字大全:《圆明园》观后感800字篇3

  一谈到圆明园,心中便添了几丝惆怅,因为我对圆明园最初的印象,是小时候姥姥讲的“火烧圆明园”的故事。记得每当姥姥给我讲这个故事时,总是不无感伤又义愤填膺地告诉我,一个半世纪前,中华文化艺术的瑰宝、有“万园之园”之称的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放火洗劫而成为废墟。圆明园,是英法联军所留下的罪证,是每个中国人心中抹不掉的痛痕。七月中旬,我随家人来到北京游玩。在艳阳高照的一天中午,妈妈带着我来到圆明园遗址公园,去触摸那段沧桑欲诉的历史。

  一进入圆明园遗址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美丽的荷塘。一朵朵粉红的荷花亭亭玉立,一片片碧绿的荷叶楚楚动人。沿着石子小路向前走,一座残桥卧在荷塘边。它没有了栏杆,没有了桥面,它是英法联军烧毁后唯一保存至今的老石桥。如今,硝烟已经远去,但斑驳的残桥还枕在潋滟波光中时刻警醒着人们,国破山河被人欺,落后必定要挨打

  走过残桥,就走到了乘船的地方。我们坐在船上,在荷叶中穿梭,波光粼粼,天水一色,近看岸上行人如织,远观湖心小岛郁郁葱葱。我们宛如行进在浑然天成的水墨画中。

  上了岸,继续往前走,一堆堆残垣断壁赫然映入我的眼帘。这是由一块块破碎却精美的石头凌乱堆叠而成的废墟!我们来到“大水法”遗址前,妈妈指着仍然伫立的拱形石雕残垣,轻声问我:“圆明园的来历你知道吗?”我摇了摇头。妈妈看向这一片随意堆叠的石雕残迹,缓缓地告诉我,“清朝的皇帝一开始是住紫禁城的,也就是现在的故宫。紫禁城中的房屋建筑大多是木制的,很容易着火;虽然有防火墙阻止火势的蔓延,但是因为有防火墙,紫禁城的夏天热得就如烤箱一样。康熙皇帝觉得北京天气太热,就命人建造圆明园为纳凉之处,夏天去圆明园工作、避暑纳凉,到了冬天再搬进紫禁城。圆明园的宫殿造得十分小巧朴素,四面环水,冬暖夏凉,成为康熙皇帝和他以后的几位继任者最喜欢的地方。”我看着眼前的残垣断壁,仿佛穿越到一百六十年前,看到这儿昔日的辉煌——灯火通明的夜晚,一座座优美古朴的宫殿静静地矗立在山水之间,一尊尊精美的雕塑闪闪发光;养雀楼里,一只只孔雀展开绚丽的尾羽,优美的舞姿吸引着皇子和公主前来观看。突然间,我仿佛看到火光四起,耳边仿佛传来了孔雀那悲惨的鸣叫声,房屋倒塌下的噼啪声,英法联军狂妄的笑声……

  妈妈拍拍我的肩膀,接着说:“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他们闯进圆明园,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甚至为了他们自己公平分配赃物,还就地拍卖抢掠来的圆明园宝物。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圆明园,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我听了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此时晚霞映红了天空,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圆明园。

  圆明园,曾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而今天的废墟,又是侵略者罪行的见证!你以断壁残垣的匍匐姿态,泣血告诉后人“落后就要挨打”,永远激励着华夏子孙为振兴中华而奋发向上!我暗自下定决心,努力学习知识,长大后以才干学识建设祖国,为实现祖国百年复兴的中国梦而贡献力量!

参观圆明园的观后感心得800字大全:《圆明园》观后感800字篇4

  天气晴朗,碧空万顷,凉风袭人。我与家人第二次来到北京,但我却是头一回来到圆明园遗址开辟的福海公园。

  圆明园,这座昔日压倒群芳震惊世界的园林建筑奇珍,今日已成了绿树丛中断壁颓垣,伤痕累累的废墟。只要到那里去看看,就会点燃你对帝国主义仇恨的火焰,激发你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

  还记得来到圆明园大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门口那对威严的狮子。它们身上伤痕累累但雄姿犹存似乎随时准备与敢于来犯之敌决一死战,把他们吞下去似的。继续往里走,只见废墟上长出了嫩绿的小草,路两旁松墙内盛开着五彩缤纷的花朵,充满了无限生机。这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啊!走到旧址旁,我看见有一匹石马屹立在那里,怒视着远方,它好像在咒骂那些夺我中华之宝,杀我中华儿女,毁我中华园林的帝国主义侵略者。

  侵略者虽然烧毁了我们美丽的圆明园,但是毁不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不畏困难的精神。这边虽还是伤痕累累的劫后遗址,但在那边却已建起了漂亮的福海公园,使它成为第二个圆明园。

  继续往前走,我眼前一亮。啊,福海真美呀!湖水环绕着一个小岛,碧水又在群山之中。小岛的中央还有不少的亭台楼阁,显得典雅秀丽。湖水清澈见底,像一块晶莹透亮的水晶石;湖水平静极了,像一面光亮的明镜;湖水清绿,又好似一块无暇的翡翠。湖水映着蓝天,好像一条艳丽的蓝纱巾,映在水中的山、阁、桥、树就像纱巾上的.点点花纹。群山就像个大托盘,托着湖水这块美丽的翡翠。那小岛好像翡翠中间镶嵌着的一颗光彩照人的珍珠,群山上的青松好像是卫护托盘、翡翠、珍珠的钢铁战士。那一座座小桥就像一条条翡翠上的彩带,与群山相连。微风吹过,湖水泛起鱼鳞似的花纹,一闪一闪的。阳光照在上面,万点金光,灿烂夺目。湖水映照着怪石丛林,鸟语花香、苍松挺立的群山环绕着景色宜人,赛过珍珠的湖光水岛。这里湖映山,山环水,一片湖光山色,真是美不胜收。

  啊!圆明园,你的景色如此多娇。你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你是侵略者罪行的见证,你永远激励着华夏子孙为振兴中华而奋发向上。

上一篇:从《本草纲目》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8篇
下一篇:民法典云宣讲观后感11篇
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3 - 2018 老骥文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老骥文库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1019447号-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