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史伶官传序读后感(8篇)

来源: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3-04-30 18:50:05 点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代史伶官传序读后感(8篇),供大家参考。

五代史伶官传序读后感(8篇)

篇一:五代史伶官传序读后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许诗曼

后唐君主李存勖替父报仇,用了十五年的时间才创造了后唐这个国家。欧阳修曾评价他:“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但他后来却放纵自己,宠爱伶人,使自己仅仅用了三年时间就身死国灭。

如果一个人因为自己的成就而忘乎所以,只看到自己好的方面,完全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而且还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和建议,那么这个人就离失败不远了。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唐太宗李世民在位初期,选官任贤,大度纳谏,开创了贞观之治。可到了贞观中期,他便开始奢侈享乐。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说过:“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唐太宗欣然采纳,他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文武并用,垂拱而治,国家又恢复了盛况。

唐玄宗登基后,前期他在政治上任用贤能,改革官职,整顿吏治,励精图治,在经济和军事等多个方面采取了新的措施进行改革,使得唐中期的朝政趋于稳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但在后期,他却沉湎酒色,荒淫无度,怠慢朝政,宠爱杨贵妃,重用李林甫、杨国忠等奸臣,最终爆发了“安史之乱”,唐朝因此由盛转衰。这不正是“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吗?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不是兴于勤俭,亡于奢靡。因此,我们要以史为鉴,在任何时候,不管我们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该放纵自己,要做到居安思危。

篇二:五代史伶官传序读后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杨程尧

《伶官传序》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的道理。因此而劝谏北宋王朝力戒骄奢、防微杜渐,要励精图治。

李存勖起初恪守父命,身先士卒,励精图治,为报父仇,重拾江山,一时间不可一世,“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可谓壮哉。”可是“仇雠已灭,天下已定”后短短三年,却落得士卒离散、身死国灭的下场。古人有玩物丧志的警示之语,说的就是过多的沉溺于某个事物,容易丧失斗志、进取心,李存勖正是如此,宠信伶人,贪图享乐是亡国的祸根。

历史总是有惊人的相似:隋炀帝骄奢淫逸,修宫廷,疏运河,导致农民起义,家破人亡,身死部将之手。唐玄宗晚年宠爱杨玉环,酿成“安史之乱”,弄得狼狈逃蜀,死爱妃,失君位……

但是,也有“业精于勤”的人。47岁时,诸葛亮向后主刘禅呈上《出师表》,表明自己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心迹。为了完成统一大业,诸葛亮六出祁山,竭尽全力指挥作战,终因积劳成疾,卒于五丈原军中,实践了他的诺言。虽然,诸葛亮没能实现统一中原的愿望,但是,他在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才智和鞠躬尽瘁、忠于职守的品格,永远师仪后世。

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有一些这样的例子:有些民营企业家白手起家,以汗水浇铸辉煌,以诚信树立品牌,一旦功成名就,便放纵享乐,张开大嘴,吃果子狸,吃活蝎,吃河豚,吃黄金宴……吃倒了名牌,吃去了信誉,吃掉了未来。

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也有许多诱惑。比如网络游戏,就是同学们的“伶人”,它会让同学们对课堂失去原有的兴趣,开始时以为能有什么影响呢?谁知一发而不可收拾,整天沉溺于此,不仅成绩直线下降,它还一天一天腐蚀同学们原本的意志等,十分有害。

贪图享乐,亡国败身,历史教训,值得铭记;以史为鉴,警醒自己,珍惜青春,居安思危,要避免悲剧重演,为实现自己的美好理想打下良好的基础。

篇三:五代史伶官传序读后感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荣丁娴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会遇到挫折与坎坷,也会发生一帆风顺的好事。我们在从低处爬向高处很困难,但是从高处滑落却很简单,如果想站在高峰不掉落,那更是难上加难。

庄宗继承父亲遗志,为了报仇雪恨,发奋图强治国,最后终于消灭了仇敌。平定了天下之后,庄宗就没有了奋斗目标,无所事事,每天只跟伶人在一起,一个武夫兵变,四方响应,庄宗岂不身死国灭?

庄宗用了十五年的时间为父报仇,平定天下,却仅用了三年时间就身死国灭。这些却是人为的缘故。《尚书》中说:“满招损,谦得益。”自满会导致损失,谦虚会使人受益。庄宗李存勖的忧患和勤劳使国家兴盛,安逸享乐使国家灭亡。

于是“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成了欧阳修的警示之言。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越王被吴王打败,他忍辱负重给吴王做了几年奴隶,才获得回国的权利,且要年年向吴王进贡,这几年中越王和他的大臣讨好吴王,使吴王不再警惕,吴王用了越王进贡的熟种子,颗粒无收,导致国家大乱,越王趁机向吴王进攻,大获全胜。越王正是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带着奋斗目标,能屈能伸,才大获全胜。

顽强的斗志使庄宗、越王成功,丧失斗志也会使他们失败,这是必然的。所以我们即使有一件事成功了,也不能骄傲而丧失斗志,最终还会失败,从高峰掉落。只有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运用顽强的毅力,不断努力,才会事事有成!

篇四:五代史伶官传序读后感

满招损谦得益

冯玺璋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这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事实。有些时候,我们会因自己取得的小成就而骄傲自满、沾沾自喜,甚至去张扬。当一个人过于自满时,他会缺乏上进的心里,导致被其他谦虚的人反超;同样,如果一个人做事谦虚谨慎、一丝不苟,那么他必定会取得理想的成绩。

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写到:“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又写道:“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比如,唐庄宗李存勖为了继承晋王的遗志,报仇雪恨,他发奋图强治国,用了十五年的时间消灭仇敌、平定天下,而之后他让伶人做官,使朝廷上下离心,伶人们擅权乱政,终成叛逆,最后导致了唐庄宗的“身死国灭”。十五年历尽心血才治理好的国家,仅仅三年就到了灭亡的地步,这也体现了“得之难而失之易”。

此外,还有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例子:越王被吴王打败,献出美女西施才得以保全性命,他听取了臣下文种、范蠡的意见,答应卑辞像吴国求和,忍辱负重,替吴王做了几年的奴隶,他盼望着有一天能够东山再起,他一直使自己身处忧患之中,小心地侍候着吴王,百依百顺,忍饥挨冻,毫无怨言,整整三年终于让吴王放松警惕,他和臣下们也得到了回国的权利。回到越国后,勾践迁都会稽,重修政制,以最快的速度使国家又一次兴盛起来,他尊贤礼士,敬老恤贫,以百姓为念,并减缓刑罚,博取了军民的爱戴之心。

而吴王正相反,他在得到西施之后,没有了之前的斗志,开始贪图安逸享乐,整天沉迷于西施的美色,对百姓不仁不义,到最后将国事置之度外,只因勾践虚假的诚意而深受感动,丧失了辨别是非的能力,甚至果断放勾践回国,这才给了勾践报仇雪恨的机会,可他偏偏没想到亡国之痛、石室之辱是一位君王无论如何都忍受不了的,更何况是勾践呢?最后越王勾践讨伐吴国,获得了胜利。在历史长河中越王和吴王的形象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功过是非自有公论。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如果我们能够见微知著,吸取先人们的教训,那么我们的前途一定会一片光明。

篇五:五代史伶官传序读后感

大意失荆州

李阳明

古人云:“满招损,谦得益”,这个道理虽然许多人知道,但却经常被忽视。五代的后唐庄宗李存勖,用十五年的时间平定了天下,但仅过三年就被看似微不足道的伶人乱箭射死。这正是由于他极度的自满导致的疏忽大意,因为“大意失荆州”使自己国破家亡。

三国时期,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在镇守荆州时,因为极度自满而不听左右的劝告,被手下背叛,失守了荆州,在麦城被吕蒙生擒,丢了性命。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进攻前苏联,德国当时并不把前苏联放在眼里,扬言二个月就可以完全占领苏联,但在一年后,德国的部队不但没有征服苏联,还完全丧失了战斗的主动权,被苏联击败。

由此可见,自满是很多人走向成功最大的障碍。它可以将即将登上胜利顶峰的人推入悬崖,使即将嬴得金奖杯的人抱憾终生。人们在即将要成功的时侯,总是会认为马上要赢了,从而掉以轻心,与成功失之交臂。这就像是一盘棋,在一方将要胜利时被眼前形势冲晕头脑,走了漏招,反而被对手将杀。

生活中有些事往往只需多一些认真,少一些疏忽,历史即可改写。比如关羽多一分谦虚可能会守住荆州,袁邵多一分谨慎也可能赢取官渡之战。我们应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从而避免“大意失荆州”的悲剧发生。

篇六:五代史伶官传序读后感

满招损谦得益

李姜昱吉

“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庄宗不忘复仇,15年杀三王,终报复仇,后因宠幸伶人,三年身死国灭。庄宗因不忘初心,牢记为父报仇的使命,谦虚处事终成大事。而成就后失去了人生奋斗目标,骄傲自满,追求享乐,宠幸伶人,最终,因“满”而招“损”——身亡国破。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给世人敲响了警钟。人生要永远保持谦虚的态度,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能因一时的成功骄傲自满,而使自己招致损毁。人生要有奋斗目标,要不断的刷新目标,不同的阶段设立不同的目标,要长保勤奋忧劳之势,才能不断的达成目标,才能方得始终。

纵观历史朝代的更替,家族的兴亡,无一不暗藏着“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逻辑。夏桀、商纣王、周幽王皆因自以为江山永固而纸醉金迷,骄奢淫逸,宠幸美人,玩“物”丧志,最终导致国破身亡。庄宗一如是;而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却恰恰相反,文王抬车800步,周朝天下800年,他们求贤若渴、礼贤下士、吐哺握发,终成大业;上帝之鞭——成吉思汗,横扫欧洲,而不入豪华宫殿享受,就是因为他深暗这个道理。呜呼!庄宗若如是,必当以另一段故事行走在欧阳修笔端,垂于青史。历史的大数据证明,各个朝代的盛世都是君主们保持谦和、忧劳、不自恃高傲,勤勉治国所开创的。君王们若都能不忘建国初心,持之以恒,那人类将免去多少朝代更替的战乱和杀戮。当前,我国新一代领导人正是以史为鉴,在党的十九大中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号召,全党要始终不忘建党之初的“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牢牢记住建党之初“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这定会规避中国前进路上“满招损”也必将永保中华民族繁荣昌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满招损,谦得益。”在历史朝代更替中,如是;在生活、工作、学习中,亦如是。

人生始终要有奋斗目标,要在不同的时期设定不同的目标人,只要有了目标,就有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获得阶段性成功后,就准备去实现下一个阶段的目标,这样可以从某种程度上抑制小成功后的骄傲自满,促进谦虚勤勉,忧患劳苦的处事习惯养成,这样方可功成始终。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大学生,考上大学以后就没有了奋斗目标,整天浑浑噩噩碌碌无为,刷手机、沉迷游戏、网购、交友、打扮……荒废了学业,还自恃清高,目中无人,毕业后就业无门,高不成低不就,最后沦为啃老一族;相反,有一些人考上大学之后,不断的设立奋斗目标,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终铸就人生辉煌。刘强东考上人民大学后,把人大当成新的起点,给自己设立了新的奋斗目标,发宏愿“愿做出海蛟龙,”“不做南河刀鳅”他哈下腰,闷头继续不断努力,大学期间自学编程,边读书边工作:抄写信件、卖书、开饭店……毕业后在中关村卖光盘、刻录机、做网上电商……不断超越,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开创了京东。成长的过程,就是奋斗目标不断刷新的过程,不同的阶段设立不同的目标,这样才能确保奋斗始终,忧劳始终。活到老,干到老,奋斗到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成长路上,自会避免因一时小成功而“满招损”,也自会时刻奋斗路上奉“谦”行事,人生自会得益。

“历览古今兴衰事,成由谦逊败由奢。”只要我们始终不忘奋斗初心,牢记奋斗使命,就会始终保持谦虚谨慎,忧劳自律,并使之成为一种人生态度和习惯,成功后就自然不会因骄傲自满而招来损失。我们要在人生不同时期设立不同目标,这样可以抑制逸豫之心,使自己始终保持在忧劳勤奋的实现奋斗目标的路上,就会时刻谨记“满招损,谦得益。”功成始终。

篇七:五代史伶官传序读后感

细节决定成败

商议

庄宗李存勖骁勇善战,足智多谋,灭梁系燕,还矢先王。欧阳修称赞曰:“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可是同样是庄宗,为什么在“仇雠已灭、天下已定”的大好形势下,被几个伶人所困呢?原因就是——“夫祸患常积于忽微”,没有被敌人打败,却败给了自己对细节的忽视和危机意识的缺乏。

小细节能酿成大祸患。上战场前,铁匠发现国王的战马马掌钉上缺一个钉子,战斗在即,国王根本顾不上这颗马掌钉,就匆匆的上了战场。突然一只马掌铁脱落了,战马跌倒在地,没等他再次抓住缰绳,受惊的马跳起来就跑了。一见国王倒下,士兵们就自顾自地逃命去了,整支军队瞬间土崩瓦解了。敌军趁机反击并俘虏了国王。这场战役,查理三世丢了整个英国。

唐玄宗李隆基曾经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这个曾以“吾貌虽瘦,天下必肥”为口头禅的明君,在开创开元盛世后,逐渐滋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追求享乐和怠于纳谏,史曰:“是时,上在位岁久,渐肆奢欲,怠于政事。”愣是自甘堕落,宠信奸臣,把开元盛世亲手粉碎,让唐朝由盛转衰,濒临亡国。被奸臣伎俩所蒙蔽,不正是忽视细节的结果吗?

其实学习中也一样,不能只顾仰望太空,更需要脚踏实地。重视并努力完善细节是打好基础的必需,不忽视细微才能学得更扎实、少犯错误,将来步入工作岗位才能减少过失,把工作干好。

庄宗啊庄宗,如果能注意并完善细节,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态度面对日常政务,你就能防微杜渐,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篇八:五代史伶官传序读后感

戒奢戒骄居安思危

杨开迪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好比李存勖花十五年时间为父报仇,可短短三年就因为宠信伶人而身死国灭,令人感到惋惜,可在惋惜之余又令人明白了一个极为深刻的道理:祸患总是从微小的事一点一点变成灾难,而到那时,想要亡羊补牢早已经来不及了。“祸患常积于忽微”,做事应戒奢戒骄、居安思危才能有所成就;安于现状、不知进取是非常危险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把一切可能引发祸患的苗头扼杀在摇篮里,才能胜券在握。治理国家就应该如履薄冰,心中战战兢兢,能够接纳谏言并自我反省,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亡羊补牢,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商纣王初即位时开疆扩土,努力奋发,可却在后来宠信奸佞,宠爱妲己,建造酒池肉林,搜刮珠宝堆放在鹿台,荒淫无道,不接纳比干谏言反而剖其心,刚愎自用,不能及时发现并反省自己的错误,残暴不仁,百姓怨声载道,以至于武王伐纣时商朝士兵临阵倒戈,纣王最后自焚于鹿台。正因为他没有及时认识到并反省自己的错误,才身死国灭。所以说,治国要戒奢戒骄、居安思危、自我反省才能扼杀错误。

相比之下,唐太宗李世民就是一位圣明的皇帝。他有宽广的胸襟,还有一位贤臣——魏征。魏征能够直言进谏,唐太宗也能够接纳谏言并自我反省。他能居安思危,以德治天下,将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时刻铭记于心。唐太宗明白“物极必反”也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才改革创新,努力让国家变得繁荣富强。正因为他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居安思危,才开创了贞观之治,成为一代明君,名垂青史。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治理国家应该戒奢、戒骄、戒躁,居安思危,才能使国家欣欣向荣,百姓安居乐业。

上一篇:2023年度曾国藩传读后感800字(完整文档)
下一篇:《天才基本法》读后感1000字(范文推荐)
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3 - 2018 老骥文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老骥文库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1019447号-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