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态环境调查报告范文14篇
来源: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3-05-07 10:45:08 点击:
农村生态环境调查报告范文14篇
农村生态环境调查报告范文篇1
生态一般是指包括人在内的生物与环境、生命个体与相同和不同生命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种形式,是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人与自然和社会关系上的具体体现。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关系和谐为主旨,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注重维系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追求“自然--经济--生态--社会”系统的关系协同进化,以最终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是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放眼今日世界,环境和资源问题日益严峻。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改善,然而由于人们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环境破坏日益严重,近年来,沙尘暴、雾霾、臭氧空洞、两极冰川融化等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农村面貌也日新月异。当然有好的一方面,农村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更加富裕,但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发展中必须引入的问题。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农村,且农村居民文化程度较低,环境保护意识较差,所以,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也具有代表性。
正好借此暑期社会实践的机会,本人对农村当地的生态环境问题做了一些调查,了解了一下我们当地的生态环境情况。下面就从垃圾处理、污水及废气排放三个方面对调查的结果进行简单的总结:
第一,垃圾污染。很多农村现在越来越脏,以前农村的生活垃圾是完全自然循环,而现在随着农村消费水平的不断增高,农村垃圾越来越多,并且很多农村都没有很好的垃圾处理系统,导致垃圾随处乱倒。农村地区不同于城市,道路虽然已经基本上实现了硬化,但道路上没有设置垃圾桶,这就造成了农村的道路上以及道路两边随处可见各种生活垃圾,甚至路边也成了垃圾堆。虽然近年来有所改善,但存在问题仍然很大。
第二,污水污染。农村没有完善的污水排放和处理设施,所以大多数生活污水都会排进附近的河道和渠里,这就造成了对河流的污染,同时还有一些非法的小型工厂由于不能在城市建而把目标转向城市,这也导致了农村的工业污染越来越严重,排放出的未经处理的污水,既造成了水污染又造成了土壤污染。据我们当地村民表示,我们附近有一处制药厂,污水未经处理流入村民玉米地,导致大片玉米苗死亡,给村民造成了经济损失。
第三,废气污染。农村由于没有固定的垃圾集中处理的地方,大多数人会选择将垃圾进行露天焚烧,这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其次,虽然政府已经明令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但还有少数人违反规定。随着经济发展,各种工厂从城市迁向农村,在农村工业化的同时,各种废气的不合理排放也对当地的空气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比如,我们本地槐芽镇附近有一处淀粉厂,据村民反映,以前淀粉厂都是白天排污,导致方圆几里内的空气里伴有一种恶臭,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来当地群众向政府反映后,政府规定此厂只能在晚上排污,虽然白天有了改善,但治标不治本,隐患仍然没有消除,在晚上和阴雨天,空气中便会弥漫着一股恶臭,影响着附近周围人们的健康生活。
通过本次实践调查,我对农村的生态环境情况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也发现了很多问题,这需要我们积极宣传环保知识,帮助我们身边的人提高环保意识,每个人动起手来,从一点一滴做起,保护我们的家园。同时,政府也要颁布相应的规定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以强有力的手段来保护环境,让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变得更加绿,更加美好。
同时,通过本次实践调查,我也认识到了,有些事情只有我们动手去实践了,才能真正的了解,正所谓实践出真知也。而且,这样的社会实践也提高了我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我们的综合能力,不管是对我们的学习还是对我们以后的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我们以后应当多进行这种社会实践,提高自身能力,为我们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做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贡献的人。
农村生态环境调查报告范文篇2
加强领导,保证队伍的清正廉洁,营造农村环境保护浓厚氛围。政府应高度重视环境治理工作,努力做到各项活动负责到人,建立长效保洁队伍。下面是星星阅读网小编为您推荐农村生态环境调查报告范文2篇。
农村生态环境调查报告范文篇3
农村生态环境调查报告范文篇4
农村生态环境调查报告范文篇5
一、基本情况
x乡x村位于x乡东南部,与x镇隔江相望。20xx年行政村调整后由前方和桥头江两个自然村组成,村域总面积为x平方公里,人口x人,耕地面积x亩,林地面积x亩,园地面积x亩,水域面积x亩,以种植业、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来源,年人均收入x元。
1、农村生活污水调查情况。全村已开展生活污水治理户数x户,基本通过污水过滤、自然沉淀、人工湿地等形式处理,未开展治理户数x户。村内建有中心管网x米,连接管网x米,污水处理池x立方米。通过整合村民污水排放口,将每家每户的排污管道引入集中排放管道,流向集中污水处理池,做到排放管道不外露,集中处理。村内垃圾采取集中收集处理,按照分类减量化处理,落实了门前三包,聘用保洁员x名。垃圾处理模式:本村填埋、本村焚烧。垃圾收集处理设施:生活垃圾填埋场x个,建筑垃圾填埋场x个,垃圾堆放点x个,垃圾清运车x辆。保洁经费x万元,其中保洁员工资x元/年、设施维护费x元/年、垃圾清运费x元/年。
2、农业面污染调查情况。一是畜禽养殖情况。抽样调查了x个农户,存栏肉用猪x头,平均每户x头;存栏母猪共x头,平均每户x头;所调查的x个农户总共建有沼气池x立方米,贮液池x立方米,贮粪池x立方米,粪污流向基本用于农地施肥,每年平均每户病死畜禽x头,病死畜禽采取深埋,减少污染。二是化肥使用情况。抽样调查了x户农户,耕地总面积x,亩,林地总面积x亩。耕地年施用化肥共x公斤,平均每亩x公斤,其中x户使用氮肥共x公斤,有x户使用磷肥共x公斤,有x户使用钾肥共x公斤,x户使用复合肥共x公斤;林地年使用化肥共x公斤,有x户使用氮肥,共x公斤,有x户使用复合肥,共x公斤。x个农户中有x个农户使用农家肥,共x公斤。三是农药使用情况。抽样调查了x个农户,常年施用农药x次,平均每户x次,年用量x市斤。有x个农户的农药废弃包装丢弃,有x个农户的农药废弃包装物进行回收。四是农作物桔杆处理情况。抽样调查了x个农户,共x亩,有x个农户就地还田,有x个农户采取田间焚烧,有x个农户采取回收利用。五是农膜使用情况。抽样调查了x个农户,有x个农户使用农膜共x公斤,原地弃留x公斤,回收利用x公斤。
3、河道水域调查情况。村内有士元溪河道长x公里,有大垅水库、田塘、湖塘、木兰塘等水域面积为x亩,河道保洁经费x万元/年,其中x万元为上级补助,x万元为自筹资金。其中x个水塘水质浑浊、黑臭,基本需要截污处理。
二、存在主要问题
1、村庄规划不够全面科学,不能有效发挥指导作用。一是虽然制定了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但新农村分阶段实施的规划还不够明晰具体,对村容村貌建设要达到什么要求、生产发展要达到什么程度、生活宽裕要达到什么水平等,都缺乏具体的量化标准;二是村规划起点低、水平低、层次低,质量不高,缺乏科学性、指导性;三是对生态文明村建设的规划没有通盘考虑,存在“跟着感觉走”的情况,不利于面上实施,导致不少村居只见新楼房、不见新村庄。
2、农业污染,使水资源质量下降。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农业污染已经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农村生活污水绝大部分都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生活垃圾露天堆放也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水产养殖过程中密度大且不合理的饵料、渔药的使用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水体污染。特别是村庄前后的塘堰大多已经被污染,直接影响了村民的生活。在今后的发展时期内,农村水源污染将成为继工业污染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环境污染问题。
3、农村废弃物处理滞后,卫生状况堪忧。养殖业发展后,产生的大量畜禽粪便由于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农民居住环境和生产环境污染加剧。畜禽粪便的随意排放导致有害病毒病菌扩散和传播,成为疾病增多和一些传染性疾病流行的重要根源之一,直接威胁广大农民群众的身心健康。目前,还没有规范的垃圾处置场,在广大农村更没有任何环境基础设施,农村生产生活产生的各类污染源直接排放,农村的生活垃圾一直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不少垃圾堆积在道路两旁、田边地头、水塘沟渠,严重影响着农村地区的环境卫生。
4、农民作为生态文明村建设的主体意识不强。生态文明村建设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广大农民的参与意识、参与热情和参与行动,农民应成为生态文明村建设的主体。但是,许多农民对于生态文明村建设仅仅是希望上面有资金下来,村民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较为严重,在新农村建设点上还存在政府包办代替现象,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三、对策建议
1、科学规划,规范操作。创建工作必须做到规划先行。一是科学制定科学规划。要按试点、全面建设、重点提高三步实施,做到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二是确定项目目标。结合村情,广泛征求意见,确定创建项目标任务。重点内容是:科学规划村庄布局,治理“脏、乱、差”,改善基础设施,通硬化路、自来水等,民居统一改造,大力推广太阳能、生物质气化炉等生态节能技术等;三是明确建设标准和补助标准,使生态文明村建设试点项目有章可循、规范操作。
2、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深刻认识生态文明村建设工作的艰巨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定期召开生态文明村建设工作推进会和试点项目资金整合专题会,对生态文明村建设试点进行统筹安排,将部门职能和生态文明村建设目标任务有机结合,以生态文明村建设为平台,把新农村建设、一事一议、农业综合开发、交通、水利、教育、民居及民生保障等项目优先安排到项目村。同时,采取“五个一点”即:县财政补助一点、有关部门支持一点、社会各界捐助一点、乡村筹一点、农民群众出一点,多方筹措创建资金。
3、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生态文明村创建,必须与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紧密结合起来,才有源头活水。每个村应根据全县农业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的发展规划,紧扣农民增收这个中心,突出培育并强化生态农业、民俗旅游等主导产业,推广“猪—沼—果—鱼”、“猪—沼—茶”等多种生态经济模式。结合生态文明村的建设,加大投入和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民俗旅游村的档次和水平。争取村村都有主导产业,户户都有致富项目,并按照“一个产业、一个发展思路、一项实用技术、一套扶持措施”的办法,推进广大农民的持续增收,尽快实现小康目标,全面加快我县新农村建设发展步伐。
4、加强示范和引导。一是认真筛选基础条件好、群众积极性高的示范点开展创建工作,探索路子,积累经验;二是加强宣传,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形式,广泛宣传生态文明村建设的重要意义,组织干部群众实地参观,让他们亲身感受到生态文明村建设带来的好处,从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要我建”变为“我要建”。三是建立长效机制。开展“文明进农家”活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制定操作性强的《乡规民约》、《村卫生管理制度》等制度,营造“讲究卫生、维护生态光荣,不讲卫生、破坏生态可耻”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农民的文明素质、生态文明意识及致富本领,自觉做美化、绿化环境的维护者,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
农村生态环境调查报告范文篇6
一、基本情况
x乡x村位于x乡东南部,与x镇隔江相望。20xx年行政村调整后由前方和桥头江两个自然村组成,村域总面积为x平方公里,人口x人,耕地面积x亩,林地面积x亩,园地面积x亩,水域面积x亩,以种植业、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来源,年人均收入x元。
1、农村生活污水调查情况。全村已开展生活污水治理户数x户,基本通过污水过滤、自然沉淀、人工湿地等形式处理,未开展治理户数x户。村内建有中心管网x米,连接管网x米,污水处理池x立方米。通过整合村民污水排放口,将每家每户的排污管道引入集中排放管道,流向集中污水处理池,做到排放管道不外露,集中处理。村内垃圾采取集中收集处理,按照分类减量化处理,落实了门前三包,聘用保洁员x名。垃圾处理模式:本村填埋、本村焚烧。垃圾收集处理设施:生活垃圾填埋场x个,建筑垃圾填埋场x个,垃圾堆放点x个,垃圾清运车x辆。保洁经费x万元,其中保洁员工资x元/年、设施维护费x元/年、垃圾清运费x元/年。
2、农业面污染调查情况。一是畜禽养殖情况。抽样调查了x个农户,存栏肉用猪x头,平均每户x头;存栏母猪共x头,平均每户x头;所调查的x个农户总共建有沼气池x立方米,贮液池x立方米,贮粪池x立方米,粪污流向基本用于农地施肥,每年平均每户病死畜禽x头,病死畜禽采取深埋,减少污染。二是化肥使用情况。抽样调查了x户农户,耕地总面积x,亩,林地总面积x亩。耕地年施用化肥共x公斤,平均每亩x公斤,其中x户使用氮肥共x公斤,有x户使用磷肥共x公斤,有x户使用钾肥共x公斤,x户使用复合肥共x公斤;林地年使用化肥共x公斤,有x户使用氮肥,共x公斤,有x户使用复合肥,共x公斤。x个农户中有x个农户使用农家肥,共x公斤。三是农药使用情况。抽样调查了x个农户,常年施用农药x次,平均每户x次,年用量x市斤。有x个农户的农药废弃包装丢弃,有x个农户的农药废弃包装物进行回收。四是农作物桔杆处理情况。抽样调查了x个农户,共x亩,有x个农户就地还田,有x个农户采取田间焚烧,有x个农户采取回收利用。五是农膜使用情况。抽样调查了x个农户,有x个农户使用农膜共x公斤,原地弃留x公斤,回收利用x公斤。
3、河道水域调查情况。村内有士元溪河道长x公里,有大垅水库、田塘、湖塘、木兰塘等水域面积为x亩,河道保洁经费x万元/年,其中x万元为上级补助,x万元为自筹资金。其中x个水塘水质浑浊、黑臭,基本需要截污处理。
二、存在主要问题
1、村庄规划不够全面科学,不能有效发挥指导作用。一是虽然制定了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但新农村分阶段实施的规划还不够明晰具体,对村容村貌建设要达到什么要求、生产发展要达到什么程度、生活宽裕要达到什么水平等,都缺乏具体的量化标准;二是村规划起点低、水平低、层次低,质量不高,缺乏科学性、指导性;三是对生态文明村建设的规划没有通盘考虑,存在“跟着感觉走”的情况,不利于面上实施,导致不少村居只见新楼房、不见新村庄。
2、农业污染,使水资源质量下降。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农业污染已经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农村生活污水绝大部分都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生活垃圾露天堆放也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水产养殖过程中密度大且不合理的饵料、渔药的使用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水体污染。特别是村庄前后的塘堰大多已经被污染,直接影响了村民的生活。在今后的发展时期内,农村水源污染将成为继工业污染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环境污染问题。
3、农村废弃物处理滞后,卫生状况堪忧。养殖业发展后,产生的大量畜禽粪便由于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农民居住环境和生产环境污染加剧。畜禽粪便的随意排放导致有害病毒病菌扩散和传播,成为疾病增多和一些传染性疾病流行的重要根源之一,直接威胁广大农民群众的身心健康。目前,还没有规范的垃圾处置场,在广大农村更没有任何环境基础设施,农村生产生活产生的各类污染源直接排放,农村的生活垃圾一直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不少垃圾堆积在道路两旁、田边地头、水塘沟渠,严重影响着农村地区的环境卫生。
4、农民作为生态文明村建设的主体意识不强。生态文明村建设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广大农民的参与意识、参与热情和参与行动,农民应成为生态文明村建设的主体。但是,许多农民对于生态文明村建设仅仅是希望上面有资金下来,村民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较为严重,在新农村建设点上还存在政府包办代替现象,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三、对策建议
1、科学规划,规范操作。创建工作必须做到规划先行。一是科学制定科学规划。要按试点、全面建设、重点提高三步实施,做到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二是确定项目目标。结合村情,广泛征求意见,确定创建项目标任务。重点内容是:科学规划村庄布局,治理“脏、乱、差”,改善基础设施,通硬化路、自来水等,民居统一改造,大力推广太阳能、生物质气化炉等生态节能技术等;三是明确建设标准和补助标准,使生态文明村建设试点项目有章可循、规范操作。
2、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深刻认识生态文明村建设工作的艰巨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定期召开生态文明村建设工作推进会和试点项目资金整合专题会,对生态文明村建设试点进行统筹安排,将部门职能和生态文明村建设目标任务有机结合,以生态文明村建设为平台,把新农村建设、一事一议、农业综合开发、交通、水利、教育、民居及民生保障等项目优先安排到项目村。同时,采取“五个一点”即:县财政补助一点、有关部门支持一点、社会各界捐助一点、乡村筹一点、农民群众出一点,多方筹措创建资金。
3、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生态文明村创建,必须与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紧密结合起来,才有源头活水。每个村应根据全县农业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的发展规划,紧扣农民增收这个中心,突出培育并强化生态农业、民俗旅游等主导产业,推广“猪—沼—果—鱼”、“猪—沼—茶”等多种生态经济模式。结合生态文明村的建设,加大投入和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民俗旅游村的档次和水平。争取村村都有主导产业,户户都有致富项目,并按照“一个产业、一个发展思路、一项实用技术、一套扶持措施”的办法,推进广大农民的持续增收,尽快实现小康目标,全面加快我县新农村建设发展步伐。
4、加强示范和引导。一是认真筛选基础条件好、群众积极性高的示范点开展创建工作,探索路子,积累经验;二是加强宣传,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形式,广泛宣传生态文明村建设的重要意义,组织干部群众实地参观,让他们亲身感受到生态文明村建设带来的好处,从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要我建”变为“我要建”。三是建立长效机制。开展“文明进农家”活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制定操作性强的《乡规民约》、《村卫生管理制度》等制度,营造“讲究卫生、维护生态光荣,不讲卫生、破坏生态可耻”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农民的文明素质、生态文明意识及致富本领,自觉做美化、绿化环境的维护者,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
农村生态环境调查报告范文篇7
一、基本情况
x乡x村位于x乡东南部,与x镇隔江相望。20xx年行政村调整后由前方和桥头江两个自然村组成,村域总面积为x平方公里,人口x人,耕地面积x亩,林地面积x亩,园地面积x亩,水域面积x亩,以种植业、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来源,年人均收入x元。
1、农村生活污水调查情况。全村已开展生活污水治理户数x户,基本通过污水过滤、自然沉淀、人工湿地等形式处理,未开展治理户数x户。村内建有中心管网x米,连接管网x米,污水处理池x立方米。通过整合村民污水排放口,将每家每户的排污管道引入集中排放管道,流向集中污水处理池,做到排放管道不外露,集中处理。村内垃圾采取集中收集处理,按照分类减量化处理,落实了门前三包,聘用保洁员x名。垃圾处理模式:本村填埋、本村焚烧。垃圾收集处理设施:生活垃圾填埋场x个,建筑垃圾填埋场x个,垃圾堆放点x个,垃圾清运车x辆。保洁经费x万元,其中保洁员工资x元/年、设施维护费x元/年、垃圾清运费x元/年。
2、农业面污染调查情况。一是畜禽养殖情况。抽样调查了x个农户,存栏肉用猪x头,平均每户x头;存栏母猪共x头,平均每户x头;所调查的x个农户总共建有沼气池x立方米,贮液池x立方米,贮粪池x立方米,粪污流向基本用于农地施肥,每年平均每户病死畜禽x头,病死畜禽采取深埋,减少污染。二是化肥使用情况。抽样调查了x户农户,耕地总面积x,亩,林地总面积x亩。耕地年施用化肥共x公斤,平均每亩x公斤,其中x户使用氮肥共x公斤,有x户使用磷肥共x公斤,有x户使用钾肥共x公斤,x户使用复合肥共x公斤;林地年使用化肥共x公斤,有x户使用氮肥,共x公斤,有x户使用复合肥,共x公斤。x个农户中有x个农户使用农家肥,共x公斤。三是农药使用情况。抽样调查了x个农户,常年施用农药x次,平均每户x次,年用量x市斤。有x个农户的农药废弃包装丢弃,有x个农户的农药废弃包装物进行回收。四是农作物桔杆处理情况。抽样调查了x个农户,共x亩,有x个农户就地还田,有x个农户采取田间焚烧,有x个农户采取回收利用。五是农膜使用情况。抽样调查了x个农户,有x个农户使用农膜共x公斤,原地弃留x公斤,回收利用x公斤。
3、河道水域调查情况。村内有士元溪河道长x公里,有大垅水库、田塘、湖塘、木兰塘等水域面积为x亩,河道保洁经费x万元/年,其中x万元为上级补助,x万元为自筹资金。其中x个水塘水质浑浊、黑臭,基本需要截污处理。
二、存在主要问题
1、村庄规划不够全面科学,不能有效发挥指导作用。一是虽然制定了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但新农村分阶段实施的规划还不够明晰具体,对村容村貌建设要达到什么要求、生产发展要达到什么程度、生活宽裕要达到什么水平等,都缺乏具体的量化标准;二是村规划起点低、水平低、层次低,质量不高,缺乏科学性、指导性;三是对生态文明村建设的规划没有通盘考虑,存在“跟着感觉走”的情况,不利于面上实施,导致不少村居只见新楼房、不见新村庄。
2、农业污染,使水资源质量下降。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农业污染已经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农村生活污水绝大部分都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生活垃圾露天堆放也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水产养殖过程中密度大且不合理的饵料、渔药的使用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水体污染。特别是村庄前后的塘堰大多已经被污染,直接影响了村民的生活。在今后的发展时期内,农村水源污染将成为继工业污染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环境污染问题。
3、农村废弃物处理滞后,卫生状况堪忧。养殖业发展后,产生的大量畜禽粪便由于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农民居住环境和生产环境污染加剧。畜禽粪便的随意排放导致有害病毒病菌扩散和传播,成为疾病增多和一些传染性疾病流行的重要根源之一,直接威胁广大农民群众的身心健康。目前,还没有规范的垃圾处置场,在广大农村更没有任何环境基础设施,农村生产生活产生的各类污染源直接排放,农村的生活垃圾一直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不少垃圾堆积在道路两旁、田边地头、水塘沟渠,严重影响着农村地区的环境卫生。
4、农民作为生态文明村建设的主体意识不强。生态文明村建设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广大农民的参与意识、参与热情和参与行动,农民应成为生态文明村建设的主体。但是,许多农民对于生态文明村建设仅仅是希望上面有资金下来,村民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较为严重,在新农村建设点上还存在政府包办代替现象,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三、对策建议
1、科学规划,规范操作。创建工作必须做到规划先行。一是科学制定科学规划。要按试点、全面建设、重点提高三步实施,做到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二是确定项目目标。结合村情,广泛征求意见,确定创建项目标任务。重点内容是:科学规划村庄布局,治理“脏、乱、差”,改善基础设施,通硬化路、自来水等,民居统一改造,大力推广太阳能、生物质气化炉等生态节能技术等;三是明确建设标准和补助标准,使生态文明村建设试点项目有章可循、规范操作。
2、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深刻认识生态文明村建设工作的艰巨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定期召开生态文明村建设工作推进会和试点项目资金整合专题会,对生态文明村建设试点进行统筹安排,将部门职能和生态文明村建设目标任务有机结合,以生态文明村建设为平台,把新农村建设、一事一议、农业综合开发、交通、水利、教育、民居及民生保障等项目优先安排到项目村。同时,采取“五个一点”即:县财政补助一点、有关部门支持一点、社会各界捐助一点、乡村筹一点、农民群众出一点,多方筹措创建资金。
3、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生态文明村创建,必须与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紧密结合起来,才有源头活水。每个村应根据全县农业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的发展规划,紧扣农民增收这个中心,突出培育并强化生态农业、民俗旅游等主导产业,推广“猪—沼—果—鱼”、“猪—沼—茶”等多种生态经济模式。结合生态文明村的建设,加大投入和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民俗旅游村的档次和水平。争取村村都有主导产业,户户都有致富项目,并按照“一个产业、一个发展思路、一项实用技术、一套扶持措施”的办法,推进广大农民的持续增收,尽快实现小康目标,全面加快我县新农村建设发展步伐。
4、加强示范和引导。一是认真筛选基础条件好、群众积极性高的示范点开展创建工作,探索路子,积累经验;二是加强宣传,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形式,广泛宣传生态文明村建设的重要意义,组织干部群众实地参观,让他们亲身感受到生态文明村建设带来的好处,从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要我建”变为“我要建”。三是建立长效机制。开展“文明进农家”活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制定操作性强的《乡规民约》、《村卫生管理制度》等制度,营造“讲究卫生、维护生态光荣,不讲卫生、破坏生态可耻”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农民的文明素质、生态文明意识及致富本领,自觉做美化、绿化环境的维护者,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
农村生态环境调查报告范文篇8
生态一般是指包括人在内的生物与环境、生命个体与相同和不同生命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种形式,是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人与自然和社会关系上的具体体现。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关系和谐为主旨,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注重维系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追求“自然--经济--生态--社会”系统的关系协同进化,以最终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是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放眼今日世界,环境和资源问题日益严峻。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改善,然而由于人们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环境破坏日益严重,近年来,沙尘暴、雾霾、臭氧空洞、两极冰川融化等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农村面貌也日新月异。当然有好的一方面,农村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更加富裕,但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发展中必须引入的问题。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农村,且农村居民文化程度较低,环境保护意识较差,所以,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也具有代表性。
正好借此暑期社会实践的机会,本人对农村当地的生态环境问题做了一些调查,了解了一下我们当地的生态环境情况。下面就从垃圾处理、污水及废气排放三个方面对调查的结果进行简单的总结:
第一,垃圾污染。很多农村现在越来越脏,以前农村的生活垃圾是完全自然循环,而现在随着农村消费水平的不断增高,农村垃圾越来越多,并且很多农村都没有很好的垃圾处理系统,导致垃圾随处乱倒。农村地区不同于城市,道路虽然已经基本上实现了硬化,但道路上没有设置垃圾桶,这就造成了农村的道路上以及道路两边随处可见各种生活垃圾,甚至路边也成了垃圾堆。虽然近年来有所改善,但存在问题仍然很大。
第二,污水污染。农村没有完善的污水排放和处理设施,所以大多数生活污水都会排进附近的河道和渠里,这就造成了对河流的污染,同时还有一些非法的小型工厂由于不能在城市建而把目标转向城市,这也导致了农村的工业污染越来越严重,排放出的未经处理的污水,既造成了水污染又造成了土壤污染。据我们当地村民表示,我们附近有一处制药厂,污水未经处理流入村民玉米地,导致大片玉米苗死亡,给村民造成了经济损失。
第三,废气污染。农村由于没有固定的垃圾集中处理的地方,大多数人会选择将垃圾进行露天焚烧,这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其次,虽然政府已经明令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但还有少数人违反规定。随着经济发展,各种工厂从城市迁向农村,在农村工业化的同时,各种废气的不合理排放也对当地的空气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比如,我们本地槐芽镇附近有一处淀粉厂,据村民反映,以前淀粉厂都是白天排污,导致方圆几里内的空气里伴有一种恶臭,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来当地群众向政府反映后,政府规定此厂只能在晚上排污,虽然白天有了改善,但治标不治本,隐患仍然没有消除,在晚上和阴雨天,空气中便会弥漫着一股恶臭,影响着附近周围人们的健康生活。
通过本次实践调查,我对农村的生态环境情况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也发现了很多问题,这需要我们积极宣传环保知识,帮助我们身边的人提高环保意识,每个人动起手来,从一点一滴做起,保护我们的家园。同时,政府也要颁布相应的规定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以强有力的手段来保护环境,让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变得更加绿,更加美好。
同时,通过本次实践调查,我也认识到了,有些事情只有我们动手去实践了,才能真正的了解,正所谓实践出真知也。而且,这样的社会实践也提高了我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我们的综合能力,不管是对我们的学习还是对我们以后的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我们以后应当多进行这种社会实践,提高自身能力,为我们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做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贡献的人。
农村生态环境调查报告范文篇9
一、基本情况
x乡x村位于x乡东南部,与x镇隔江相望。20xx年行政村调整后由前方和桥头江两个自然村组成,村域总面积为x平方公里,人口x人,耕地面积x亩,林地面积x亩,园地面积x亩,水域面积x亩,以种植业、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来源,年人均收入x元。
1、农村生活污水调查情况。全村已开展生活污水治理户数x户,基本通过污水过滤、自然沉淀、人工湿地等形式处理,未开展治理户数x户。村内建有中心管网x米,连接管网x米,污水处理池x立方米。通过整合村民污水排放口,将每家每户的排污管道引入集中排放管道,流向集中污水处理池,做到排放管道不外露,集中处理。村内垃圾采取集中收集处理,按照分类减量化处理,落实了门前三包,聘用保洁员x名。垃圾处理模式:本村填埋、本村焚烧。垃圾收集处理设施:生活垃圾填埋场x个,建筑垃圾填埋场x个,垃圾堆放点x个,垃圾清运车x辆。保洁经费x万元,其中保洁员工资x元/年、设施维护费x元/年、垃圾清运费x元/年。
2、农业面污染调查情况。一是畜禽养殖情况。抽样调查了x个农户,存栏肉用猪x头,平均每户x头;存栏母猪共x头,平均每户x头;所调查的x个农户总共建有沼气池x立方米,贮液池x立方米,贮粪池x立方米,粪污流向基本用于农地施肥,每年平均每户病死畜禽x头,病死畜禽采取深埋,减少污染。二是化肥使用情况。抽样调查了x户农户,耕地总面积x,亩,林地总面积x亩。耕地年施用化肥共x公斤,平均每亩x公斤,其中x户使用氮肥共x公斤,有x户使用磷肥共x公斤,有x户使用钾肥共x公斤,x户使用复合肥共x公斤;林地年使用化肥共x公斤,有x户使用氮肥,共x公斤,有x户使用复合肥,共x公斤。x个农户中有x个农户使用农家肥,共x公斤。三是农药使用情况。抽样调查了x个农户,常年施用农药x次,平均每户x次,年用量x市斤。有x个农户的农药废弃包装丢弃,有x个农户的农药废弃包装物进行回收。四是农作物桔杆处理情况。抽样调查了x个农户,共x亩,有x个农户就地还田,有x个农户采取田间焚烧,有x个农户采取回收利用。五是农膜使用情况。抽样调查了x个农户,有x个农户使用农膜共x公斤,原地弃留x公斤,回收利用x公斤。
3、河道水域调查情况。村内有士元溪河道长x公里,有大垅水库、田塘、湖塘、木兰塘等水域面积为x亩,河道保洁经费x万元/年,其中x万元为上级补助,x万元为自筹资金。其中x个水塘水质浑浊、黑臭,基本需要截污处理。
二、存在主要问题
1、村庄规划不够全面科学,不能有效发挥指导作用。一是虽然制定了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但新农村分阶段实施的规划还不够明晰具体,对村容村貌建设要达到什么要求、生产发展要达到什么程度、生活宽裕要达到什么水平等,都缺乏具体的量化标准;二是村规划起点低、水平低、层次低,质量不高,缺乏科学性、指导性;三是对生态文明村建设的规划没有通盘考虑,存在“跟着感觉走”的情况,不利于面上实施,导致不少村居只见新楼房、不见新村庄。
2、农业污染,使水资源质量下降。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农业污染已经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农村生活污水绝大部分都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生活垃圾露天堆放也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水产养殖过程中密度大且不合理的饵料、渔药的使用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水体污染。特别是村庄前后的塘堰大多已经被污染,直接影响了村民的生活。在今后的发展时期内,农村水源污染将成为继工业污染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环境污染问题。
3、农村废弃物处理滞后,卫生状况堪忧。养殖业发展后,产生的大量畜禽粪便由于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农民居住环境和生产环境污染加剧。畜禽粪便的随意排放导致有害病毒病菌扩散和传播,成为疾病增多和一些传染性疾病流行的重要根源之一,直接威胁广大农民群众的身心健康。目前,还没有规范的垃圾处置场,在广大农村更没有任何环境基础设施,农村生产生活产生的各类污染源直接排放,农村的生活垃圾一直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不少垃圾堆积在道路两旁、田边地头、水塘沟渠,严重影响着农村地区的环境卫生。
4、农民作为生态文明村建设的主体意识不强。生态文明村建设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广大农民的参与意识、参与热情和参与行动,农民应成为生态文明村建设的主体。但是,许多农民对于生态文明村建设仅仅是希望上面有资金下来,村民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较为严重,在新农村建设点上还存在政府包办代替现象,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三、对策建议
1、科学规划,规范操作。创建工作必须做到规划先行。一是科学制定科学规划。要按试点、全面建设、重点提高三步实施,做到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二是确定项目目标。结合村情,广泛征求意见,确定创建项目标任务。重点内容是:科学规划村庄布局,治理“脏、乱、差”,改善基础设施,通硬化路、自来水等,民居统一改造,大力推广太阳能、生物质气化炉等生态节能技术等;三是明确建设标准和补助标准,使生态文明村建设试点项目有章可循、规范操作。
2、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深刻认识生态文明村建设工作的艰巨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定期召开生态文明村建设工作推进会和试点项目资金整合专题会,对生态文明村建设试点进行统筹安排,将部门职能和生态文明村建设目标任务有机结合,以生态文明村建设为平台,把新农村建设、一事一议、农业综合开发、交通、水利、教育、民居及民生保障等项目优先安排到项目村。同时,采取“五个一点”即:县财政补助一点、有关部门支持一点、社会各界捐助一点、乡村筹一点、农民群众出一点,多方筹措创建资金。
3、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生态文明村创建,必须与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紧密结合起来,才有源头活水。每个村应根据全县农业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的发展规划,紧扣农民增收这个中心,突出培育并强化生态农业、民俗旅游等主导产业,推广“猪—沼—果—鱼”、“猪—沼—茶”等多种生态经济模式。结合生态文明村的建设,加大投入和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民俗旅游村的档次和水平。争取村村都有主导产业,户户都有致富项目,并按照“一个产业、一个发展思路、一项实用技术、一套扶持措施”的办法,推进广大农民的持续增收,尽快实现小康目标,全面加快我县新农村建设发展步伐。
4、加强示范和引导。一是认真筛选基础条件好、群众积极性高的示范点开展创建工作,探索路子,积累经验;二是加强宣传,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形式,广泛宣传生态文明村建设的重要意义,组织干部群众实地参观,让他们亲身感受到生态文明村建设带来的好处,从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要我建”变为“我要建”。三是建立长效机制。开展“文明进农家”活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制定操作性强的《乡规民约》、《村卫生管理制度》等制度,营造“讲究卫生、维护生态光荣,不讲卫生、破坏生态可耻”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农民的文明素质、生态文明意识及致富本领,自觉做美化、绿化环境的维护者,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
农村生态环境调查报告范文篇10
一、基本情况
x乡x村位于x乡东南部,与x镇隔江相望。20xx年行政村调整后由前方和桥头江两个自然村组成,村域总面积为x平方公里,人口x人,耕地面积x亩,林地面积x亩,园地面积x亩,水域面积x亩,以种植业、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来源,年人均收入x元。
1、农村生活污水调查情况。全村已开展生活污水治理户数x户,基本通过污水过滤、自然沉淀、人工湿地等形式处理,未开展治理户数x户。村内建有中心管网x米,连接管网x米,污水处理池x立方米。通过整合村民污水排放口,将每家每户的排污管道引入集中排放管道,流向集中污水处理池,做到排放管道不外露,集中处理。村内垃圾采取集中收集处理,按照分类减量化处理,落实了门前三包,聘用保洁员x名。垃圾处理模式:本村填埋、本村焚烧。垃圾收集处理设施:生活垃圾填埋场x个,建筑垃圾填埋场x个,垃圾堆放点x个,垃圾清运车x辆。保洁经费x万元,其中保洁员工资x元/年、设施维护费x元/年、垃圾清运费x元/年。
2、农业面污染调查情况。一是畜禽养殖情况。抽样调查了x个农户,存栏肉用猪x头,平均每户x头;存栏母猪共x头,平均每户x头;所调查的x个农户总共建有沼气池x立方米,贮液池x立方米,贮粪池x立方米,粪污流向基本用于农地施肥,每年平均每户病死畜禽x头,病死畜禽采取深埋,减少污染。二是化肥使用情况。抽样调查了x户农户,耕地总面积x,亩,林地总面积x亩。耕地年施用化肥共x公斤,平均每亩x公斤,其中x户使用氮肥共x公斤,有x户使用磷肥共x公斤,有x户使用钾肥共x公斤,x户使用复合肥共x公斤;林地年使用化肥共x公斤,有x户使用氮肥,共x公斤,有x户使用复合肥,共x公斤。x个农户中有x个农户使用农家肥,共x公斤。三是农药使用情况。抽样调查了x个农户,常年施用农药x次,平均每户x次,年用量x市斤。有x个农户的农药废弃包装丢弃,有x个农户的农药废弃包装物进行回收。四是农作物桔杆处理情况。抽样调查了x个农户,共x亩,有x个农户就地还田,有x个农户采取田间焚烧,有x个农户采取回收利用。五是农膜使用情况。抽样调查了x个农户,有x个农户使用农膜共x公斤,原地弃留x公斤,回收利用x公斤。
3、河道水域调查情况。村内有士元溪河道长x公里,有大垅水库、田塘、湖塘、木兰塘等水域面积为x亩,河道保洁经费x万元/年,其中x万元为上级补助,x万元为自筹资金。其中x个水塘水质浑浊、黑臭,基本需要截污处理。
二、存在主要问题
1、村庄规划不够全面科学,不能有效发挥指导作用。一是虽然制定了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但新农村分阶段实施的规划还不够明晰具体,对村容村貌建设要达到什么要求、生产发展要达到什么程度、生活宽裕要达到什么水平等,都缺乏具体的量化标准;二是村规划起点低、水平低、层次低,质量不高,缺乏科学性、指导性;三是对生态文明村建设的规划没有通盘考虑,存在“跟着感觉走”的情况,不利于面上实施,导致不少村居只见新楼房、不见新村庄。
2、农业污染,使水资源质量下降。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农业污染已经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农村生活污水绝大部分都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生活垃圾露天堆放也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水产养殖过程中密度大且不合理的饵料、渔药的使用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水体污染。特别是村庄前后的塘堰大多已经被污染,直接影响了村民的生活。在今后的发展时期内,农村水源污染将成为继工业污染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环境污染问题。
3、农村废弃物处理滞后,卫生状况堪忧。养殖业发展后,产生的大量畜禽粪便由于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农民居住环境和生产环境污染加剧。畜禽粪便的随意排放导致有害病毒病菌扩散和传播,成为疾病增多和一些传染性疾病流行的重要根源之一,直接威胁广大农民群众的身心健康。目前,还没有规范的垃圾处置场,在广大农村更没有任何环境基础设施,农村生产生活产生的各类污染源直接排放,农村的生活垃圾一直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不少垃圾堆积在道路两旁、田边地头、水塘沟渠,严重影响着农村地区的环境卫生。
4、农民作为生态文明村建设的主体意识不强。生态文明村建设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广大农民的参与意识、参与热情和参与行动,农民应成为生态文明村建设的主体。但是,许多农民对于生态文明村建设仅仅是希望上面有资金下来,村民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较为严重,在新农村建设点上还存在政府包办代替现象,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三、对策建议
1、科学规划,规范操作。创建工作必须做到规划先行。一是科学制定科学规划。要按试点、全面建设、重点提高三步实施,做到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二是确定项目目标。结合村情,广泛征求意见,确定创建项目标任务。重点内容是:科学规划村庄布局,治理“脏、乱、差”,改善基础设施,通硬化路、自来水等,民居统一改造,大力推广太阳能、生物质气化炉等生态节能技术等;三是明确建设标准和补助标准,使生态文明村建设试点项目有章可循、规范操作。
2、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深刻认识生态文明村建设工作的艰巨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定期召开生态文明村建设工作推进会和试点项目资金整合专题会,对生态文明村建设试点进行统筹安排,将部门职能和生态文明村建设目标任务有机结合,以生态文明村建设为平台,把新农村建设、一事一议、农业综合开发、交通、水利、教育、民居及民生保障等项目优先安排到项目村。同时,采取“五个一点”即:县财政补助一点、有关部门支持一点、社会各界捐助一点、乡村筹一点、农民群众出一点,多方筹措创建资金。
3、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生态文明村创建,必须与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紧密结合起来,才有源头活水。每个村应根据全县农业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的发展规划,紧扣农民增收这个中心,突出培育并强化生态农业、民俗旅游等主导产业,推广“猪—沼—果—鱼”、“猪—沼—茶”等多种生态经济模式。结合生态文明村的建设,加大投入和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民俗旅游村的档次和水平。争取村村都有主导产业,户户都有致富项目,并按照“一个产业、一个发展思路、一项实用技术、一套扶持措施”的办法,推进广大农民的持续增收,尽快实现小康目标,全面加快我县新农村建设发展步伐。
4、加强示范和引导。一是认真筛选基础条件好、群众积极性高的示范点开展创建工作,探索路子,积累经验;二是加强宣传,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形式,广泛宣传生态文明村建设的重要意义,组织干部群众实地参观,让他们亲身感受到生态文明村建设带来的好处,从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要我建”变为“我要建”。三是建立长效机制。开展“文明进农家”活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制定操作性强的《乡规民约》、《村卫生管理制度》等制度,营造“讲究卫生、维护生态光荣,不讲卫生、破坏生态可耻”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农民的文明素质、生态文明意识及致富本领,自觉做美化、绿化环境的维护者,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
农村生态环境调查报告范文篇11
农村生态环境调查报告范文篇12
生态一般是指包括人在内的生物与环境、生命个体与相同和不同生命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种形式,是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人与自然和社会关系上的具体体现。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关系和谐为主旨,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注重维系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追求“自然--经济--生态--社会”系统的关系协同进化,以最终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是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放眼今日世界,环境和资源问题日益严峻。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改善,然而由于人们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环境破坏日益严重,近年来,沙尘暴、雾霾、臭氧空洞、两极冰川融化等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农村面貌也日新月异。当然有好的一方面,农村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更加富裕,但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发展中必须引入的问题。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农村,且农村居民文化程度较低,环境保护意识较差,所以,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也具有代表性。
正好借此暑期社会实践的机会,本人对农村当地的生态环境问题做了一些调查,了解了一下我们当地的生态环境情况。下面就从垃圾处理、污水及废气排放三个方面对调查的结果进行简单的总结:
第一,垃圾污染。很多农村现在越来越脏,以前农村的生活垃圾是完全自然循环,而现在随着农村消费水平的不断增高,农村垃圾越来越多,并且很多农村都没有很好的垃圾处理系统,导致垃圾随处乱倒。农村地区不同于城市,道路虽然已经基本上实现了硬化,但道路上没有设置垃圾桶,这就造成了农村的道路上以及道路两边随处可见各种生活垃圾,甚至路边也成了垃圾堆。虽然近年来有所改善,但存在问题仍然很大。
第二,污水污染。农村没有完善的污水排放和处理设施,所以大多数生活污水都会排进附近的河道和渠里,这就造成了对河流的污染,同时还有一些非法的小型工厂由于不能在城市建而把目标转向城市,这也导致了农村的工业污染越来越严重,排放出的未经处理的污水,既造成了水污染又造成了土壤污染。据我们当地村民表示,我们附近有一处制药厂,污水未经处理流入村民玉米地,导致大片玉米苗死亡,给村民造成了经济损失。
第三,废气污染。农村由于没有固定的垃圾集中处理的地方,大多数人会选择将垃圾进行露天焚烧,这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其次,虽然政府已经明令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但还有少数人违反规定。随着经济发展,各种工厂从城市迁向农村,在农村工业化的同时,各种废气的不合理排放也对当地的空气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比如,我们本地槐芽镇附近有一处淀粉厂,据村民反映,以前淀粉厂都是白天排污,导致方圆几里内的空气里伴有一种恶臭,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来当地群众向政府反映后,政府规定此厂只能在晚上排污,虽然白天有了改善,但治标不治本,隐患仍然没有消除,在晚上和阴雨天,空气中便会弥漫着一股恶臭,影响着附近周围人们的健康生活。
通过本次实践调查,我对农村的生态环境情况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也发现了很多问题,这需要我们积极宣传环保知识,帮助我们身边的人提高环保意识,每个人动起手来,从一点一滴做起,保护我们的家园。同时,政府也要颁布相应的规定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以强有力的手段来保护环境,让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变得更加绿,更加美好。
同时,通过本次实践调查,我也认识到了,有些事情只有我们动手去实践了,才能真正的了解,正所谓实践出真知也。而且,这样的社会实践也提高了我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我们的综合能力,不管是对我们的学习还是对我们以后的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我们以后应当多进行这种社会实践,提高自身能力,为我们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做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贡献的人。
农村生态环境调查报告范文篇13
生态一般是指包括人在内的生物与环境、生命个体与相同和不同生命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种形式,是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人与自然和社会关系上的具体体现。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关系和谐为主旨,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注重维系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追求“自然--经济--生态--社会”系统的关系协同进化,以最终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是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放眼今日世界,环境和资源问题日益严峻。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改善,然而由于人们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环境破坏日益严重,近年来,沙尘暴、雾霾、臭氧空洞、两极冰川融化等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农村面貌也日新月异。当然有好的一方面,农村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更加富裕,但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发展中必须引入的问题。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农村,且农村居民文化程度较低,环境保护意识较差,所以,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也具有代表性。
正好借此暑期社会实践的机会,本人对农村当地的生态环境问题做了一些调查,了解了一下我们当地的生态环境情况。下面就从垃圾处理、污水及废气排放三个方面对调查的结果进行简单的总结:
第一,垃圾污染。很多农村现在越来越脏,以前农村的生活垃圾是完全自然循环,而现在随着农村消费水平的不断增高,农村垃圾越来越多,并且很多农村都没有很好的垃圾处理系统,导致垃圾随处乱倒。农村地区不同于城市,道路虽然已经基本上实现了硬化,但道路上没有设置垃圾桶,这就造成了农村的道路上以及道路两边随处可见各种生活垃圾,甚至路边也成了垃圾堆。虽然近年来有所改善,但存在问题仍然很大。
第二,污水污染。农村没有完善的污水排放和处理设施,所以大多数生活污水都会排进附近的河道和渠里,这就造成了对河流的污染,同时还有一些非法的小型工厂由于不能在城市建而把目标转向城市,这也导致了农村的工业污染越来越严重,排放出的未经处理的污水,既造成了水污染又造成了土壤污染。据我们当地村民表示,我们附近有一处制药厂,污水未经处理流入村民玉米地,导致大片玉米苗死亡,给村民造成了经济损失。
第三,废气污染。农村由于没有固定的垃圾集中处理的地方,大多数人会选择将垃圾进行露天焚烧,这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其次,虽然政府已经明令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但还有少数人违反规定。随着经济发展,各种工厂从城市迁向农村,在农村工业化的同时,各种废气的不合理排放也对当地的空气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比如,我们本地槐芽镇附近有一处淀粉厂,据村民反映,以前淀粉厂都是白天排污,导致方圆几里内的空气里伴有一种恶臭,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来当地群众向政府反映后,政府规定此厂只能在晚上排污,虽然白天有了改善,但治标不治本,隐患仍然没有消除,在晚上和阴雨天,空气中便会弥漫着一股恶臭,影响着附近周围人们的健康生活。
通过本次实践调查,我对农村的生态环境情况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也发现了很多问题,这需要我们积极宣传环保知识,帮助我们身边的人提高环保意识,每个人动起手来,从一点一滴做起,保护我们的家园。同时,政府也要颁布相应的规定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以强有力的手段来保护环境,让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变得更加绿,更加美好。
同时,通过本次实践调查,我也认识到了,有些事情只有我们动手去实践了,才能真正的了解,正所谓实践出真知也。而且,这样的社会实践也提高了我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我们的综合能力,不管是对我们的学习还是对我们以后的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我们以后应当多进行这种社会实践,提高自身能力,为我们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做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贡献的人。
农村生态环境调查报告范文篇14
生态一般是指包括人在内的生物与环境、生命个体与相同和不同生命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种形式,是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人与自然和社会关系上的具体体现。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关系和谐为主旨,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注重维系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追求“自然--经济--生态--社会”系统的关系协同进化,以最终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是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放眼今日世界,环境和资源问题日益严峻。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改善,然而由于人们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环境破坏日益严重,近年来,沙尘暴、雾霾、臭氧空洞、两极冰川融化等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农村面貌也日新月异。当然有好的一方面,农村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更加富裕,但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发展中必须引入的问题。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农村,且农村居民文化程度较低,环境保护意识较差,所以,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也具有代表性。
正好借此暑期社会实践的机会,本人对农村当地的生态环境问题做了一些调查,了解了一下我们当地的生态环境情况。下面就从垃圾处理、污水及废气排放三个方面对调查的结果进行简单的总结:
第一,垃圾污染。很多农村现在越来越脏,以前农村的生活垃圾是完全自然循环,而现在随着农村消费水平的不断增高,农村垃圾越来越多,并且很多农村都没有很好的垃圾处理系统,导致垃圾随处乱倒。农村地区不同于城市,道路虽然已经基本上实现了硬化,但道路上没有设置垃圾桶,这就造成了农村的道路上以及道路两边随处可见各种生活垃圾,甚至路边也成了垃圾堆。虽然近年来有所改善,但存在问题仍然很大。
第二,污水污染。农村没有完善的污水排放和处理设施,所以大多数生活污水都会排进附近的河道和渠里,这就造成了对河流的污染,同时还有一些非法的小型工厂由于不能在城市建而把目标转向城市,这也导致了农村的工业污染越来越严重,排放出的未经处理的污水,既造成了水污染又造成了土壤污染。据我们当地村民表示,我们附近有一处制药厂,污水未经处理流入村民玉米地,导致大片玉米苗死亡,给村民造成了经济损失。
第三,废气污染。农村由于没有固定的垃圾集中处理的地方,大多数人会选择将垃圾进行露天焚烧,这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其次,虽然政府已经明令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但还有少数人违反规定。随着经济发展,各种工厂从城市迁向农村,在农村工业化的同时,各种废气的不合理排放也对当地的空气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比如,我们本地槐芽镇附近有一处淀粉厂,据村民反映,以前淀粉厂都是白天排污,导致方圆几里内的空气里伴有一种恶臭,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来当地群众向政府反映后,政府规定此厂只能在晚上排污,虽然白天有了改善,但治标不治本,隐患仍然没有消除,在晚上和阴雨天,空气中便会弥漫着一股恶臭,影响着附近周围人们的健康生活。
通过本次实践调查,我对农村的生态环境情况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也发现了很多问题,这需要我们积极宣传环保知识,帮助我们身边的人提高环保意识,每个人动起手来,从一点一滴做起,保护我们的家园。同时,政府也要颁布相应的规定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以强有力的手段来保护环境,让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变得更加绿,更加美好。
同时,通过本次实践调查,我也认识到了,有些事情只有我们动手去实践了,才能真正的了解,正所谓实践出真知也。而且,这样的社会实践也提高了我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我们的综合能力,不管是对我们的学习还是对我们以后的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我们以后应当多进行这种社会实践,提高自身能力,为我们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做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贡献的人。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