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建引领,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来源:党建材料 发布时间:2022-07-19 15:25:02 点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坚持党建引领,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供大家参考。

坚持党建引领,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坚持党建引领

 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永昌县辖城镇社区 17 个,共有社区党组织 59 个,社区党员 1204 名。近年来,永昌县委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部署要求,把党建引领作为先导性和根本性要求,以提升城市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强化政治功能为主线,以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为抓手,扎实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努力构建全区域统筹、多方面联动、各领域融合的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一、健全“三种机制”,树牢城市党建“一盘棋”。牢固树立城市大党建理念,坚持把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纳入全县党建工作总体布局,定期研究,督促落实。一是建立三级联动机制。县委发挥“一线指挥部”作用,及时成立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整体布局、协调推进。城关镇、河西堡镇党委发挥“龙头”作用,统筹整合辖区各类党建资源,集中精力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各社区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有机联结单位、行业及各领域党组织,按月开展共驻共建活动,按季度召开联席会议,推动“大事共议、实事共做、难事共解”。二是健全共驻共建机制。打破以条为主、条块分割的城市党建运行壁垒,按照“因地制宜、改革创新、就近就便、资源平衡”原则,组织全县 183 个共驻共建单位和 3653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全面实行社区“大党委”制和“兼

 职委员”制,吸纳 119 名共驻共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社区“兼职委员”,通过“组织共建、活动共联、资源共享”,使社区党组织由过去“单打独斗”变为“联合作战”。三是完善社区减负增效机制。坚持重心下移、权力下放,对照中央和省市委关于社区的职能定位,研究制定社区工作事项清单,推行权随事走、费随事转机制,赋予社区党组织对县直部门干部考核考察和选拔任用征得同意权、建设规划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规划参与权、对县直部门统筹协调和考核督办的综合管理权、对辖区事关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的建议权,做到“明责、赋权、增能”,使社区有能力、有精力为群众服务。

 二、提升“三种能力”,建强城镇社区“桥头堡”。坚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强化政治功能,加快推进社区党组织功能转变,努力把社区党组织建成城市社会的坚强战斗堡垒。一是提升社区组织引领力。扎实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严格落实城市社区 8 个标准 44 条规范,讲清“标准线”、划定“等高线”,组织 45 个社区党支部全覆盖对标整改问题,多措并举抓规范、促提升;扎实推进阵地建设标准化,持续抓好甘肃党建 APP 推广使用,在 17 个社区全部打造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便民服务窗口,推行“一站式”服务和“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居民群众提供贴身服务。二是提升社区党建凝聚力。大力推行社区党建特色品牌创建工作,城关镇

 天锦苑社区推行“天锦六频道”,通过组建“百姓宣讲团”、制作“理论小白书”等措施,强化政策宣传,引导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永福苑社创新“大党建·微服务”加强区域化党建,实现了行政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的良性互动。河西堡镇昌河路社区推行“三单服务”,以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共驻共建单位和党员“接单”的方式,累计开展为民服务活动 58 次,受益居民 500 余人。永河路社区建立“心理茶屋”,营造了关注心理健康的和谐友善氛围,有效预防和化解了社会矛盾。三是提升社区队伍战斗力。加强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去年以来先后将 3 名政治素质高、协调能力好、服务意识强的 80后干部选配为社区党组织书记,全县社区书记队伍平均年龄42.5 岁。持续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将 68 名民生项目类大学生和 184 名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充实到社区,有效解决了社区“小马拉大车”的问题。

 三、推行“三种模式”,激活社会治理“细胞核”。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形式,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一是推行“党建+网格管理”。坚持“网格化管理,小单元作战”,将 2 个乡镇 17 个社区划分为 2 个一级网格、17 个二级网格、213 个三级网格,将综治、民政、卫生、市场监督管理等单位相关业务下沉网格,划分责任区、明确责任人、落实责任事,推行网格化管理民

 情日记等做法,推动“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特别是在今年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精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切实构筑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管控、快速反应的严密“防疫网”。二是推行“党建+基层协商民主”。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重要论述,在各社区全面推行基层协商民主,按照“1+7+X”人员构架规范组建协商议事会,精心打造协商议事厅,按照“六步议事”程序广泛开展协商,有效解决了居民上下水管道漏水、物业管理不善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 138 件,画出民心民愿“最大同心圆”,实现了基层治理由“干部说了算”向“大家商量办”的转变。三是推行“党建+互联网”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方便快捷的优势,河西堡镇探索建立“人力+科技”风险监测模式,以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将道路交通、建筑工地、公共场所、小区楼栋等监控系统全部接入镇综合指挥调度平台,实现信息共享、综合研判、统一指挥的互联互动。城关镇天锦苑社区积极探索“网格+社区治理”工作模式,以楼栋为单位建立 84 个便民服务微信群,第一时间在微信群排除、化解、处置各类矛盾纠纷 146 起,居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四、创新“三种方式”,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服务

 群众中的统筹引领作用,整合各方面力量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一是党建引领社会化服务。针对流入县城农民群众务工就业难的问题,按照“党建引领、多元融合、为民服务、共建共享”思路,依托社会组织高标准打造“慧民通”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研制开发劳务大数据服务平台,同步建立 2个“扶贫车间”,为城乡居民统一提供劳务培训、就业岗位对接、便民服务、居家养老等服务,为 200 多名进城农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在解决进城农民教育管理服务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二是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针对进城务工党员教育管理难题,在县城各社区全部设立流动党员党支部,组织各社区党组织广泛开展“双找双建”(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建立流动党员学习教育服务中心、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活动,将“双找”到的 600 多名流动党员全部纳入社区党组织教育管理,定期组织流动党员集中学习、过组织生活,让流动党员找到“新家”,做到了“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三是组建“红袖章”社区志愿者服务队。按照“因地制宜、形式多样,发动群众、自愿参加”的原则,在城关镇和河西堡镇全面推行“红袖章”工程,以社区干部、网格长、网格员和辖区“五老”人员为主,积极收集居民的各种困难、问题和需求,发现治理难点,感受百姓痛点,有效解决居民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 119 件,以贴身服务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向心力明显提升。

上一篇:充分发挥党建对基层社会治理引领功能
下一篇:2022年4月党建会议记录(2022年)
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3 - 2018 老骥文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老骥文库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1019447号-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