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劳动节日心得体会推荐多章3篇

来源: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3-05-18 09:05:06 点击:

国际劳动节日心得体会推荐多章3篇

国际劳动节日心得体会推荐多章篇1

  为了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物业公司积极响应股份公司工会的号召,为丰富广大员工的业余文体生活,决定举办“五一”国际劳动节庆祝活动。

  物业公司于5月1日下发通知举行职工乒乓球赛和篮球赛,公司领导对此次活动给予了高度重视,要求各部门积极动员员工参加,同时制定了详细的比赛规则,并通过努力与市一中商定在该校校园标准场地举行比赛。广大员工以极高的热情纷纷踊跃报名,共计30人次报名参加男子篮球、女子篮球、男子乒乓球、女子乒乓球四个项目的比赛。

  参加比赛的员工表现出了积极向上、敢打敢拼的精神,不论对手强弱,始终保持着顽强的斗志,一分分拼抢、一局局争夺,经过近百场次的较量,最后从参加乒乓球赛的员工和参加篮球赛的队伍中分别决出了男子乒乓球、女子乒乓球各前三名和男子篮球、女子篮球各第一名。尽管经过了激烈的比赛,员工们仍然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和充沛的体力,在股份公司工会举行的拔河比赛中,由男选手和女选手组成的物业公司代表队在二十多名员工组成的啦啦队的助威声中,经过三局八回合的争夺,最终获得了比赛的第一名。

  通过此次活动,物业公司员工们在体能上得到了锻练,在精神面貌上都得到了改观,同时增进了各部门之间的互助与协作,企业的凝聚力也得到了充分体现,物业公司领导表示,将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在今后为员工提供更多参与企业文化活动的机会,为公司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做出更大的努力。

国际劳动节日心得体会推荐多章篇2

  五月,是劳动者的节日。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红领巾爱劳动中队按照活动方案,对全体队员进行了“劳动最光荣”的特别教育活动。

  在放假前布置了体验教育活动之劳动最光荣劳动与访谈。即引导、组织学生在五一节期间与爸爸妈妈一起对自己的家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扫除;清理自己的“小天地”(铺床、叠被子、整理书桌、打扫自己的房间等);帮爸爸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洗菜、淘米、洗碗、扫地、拖地等;我和妈妈换一天岗,做一天妈妈每天要做的家务活,体验劳动的甘苦等劳动体验,并进行对劳动者采访,采访的对象可以是家人、老师,也可以是不认识的,工作岗位比较特殊的劳动者,并组织学生做好访谈记录。

  在采访中,孩子们不仅积淀了课外知识,而且增强了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了解我国不同时代职业的劳模风采,将“劳动最光荣”这个主题思想转化到我们每位少先队员的实际行动中,并写出了深刻地劳动体验感受,通过在学校、家庭两个层面参与不同类型的劳动,培养少先队员积极劳动的热情,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通过此次活动,学生体会了劳动者的辛苦,懂得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果实,明白劳动光荣、不劳动可耻的道理。从而都能学会尊重每一个劳动者,同时真正做一个爱劳动的人。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了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充分发挥了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搭建了体验生活的舞台,让学生体会了劳动者的艰辛,过了一个有意义的五一节。

国际劳动节日心得体会推荐多章篇3

  一、组织开展踏青活动,舒缓教师紧张的工作压力。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我校教育工会组织全体教师来到大连滨海路。漫步在滨海路上,体会着滨海路的浪漫与多情,忙碌的老师们也由此感到消遣放松,很是惬意。同时也将调整好身心准备做好下一阶段的工作

  二、组织开展学习”杨爱军事迹”活动,加强教师师德培养。

  为全面加强和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不断提升教师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增强教书育人、敬业乐教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不平凡的人生价值,弘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教师职业精神,全面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做一个富有激情的好教师。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的学习”杨爱军事迹”活动。教师们观看了”杨爱军事迹”的录像片,聆听校长及专家的讲座,教师们撰写了学习笔记、教育笔,进行了演讲比赛。通过此活动,教师们都决心在杨爱军精神的感召下,努力树立人民教师良好形象,做让学生

  三、组织开展教学节活动,提高教师教学素养。

  我校此次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举办的第三届教学节活动,不仅是对老师们自身专业化水平的一次大检阅,也是对学校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开展情况的一次大检阅,它为展现教师的专业素质风采和精神风貌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可以说,以上活动依据”教工欢迎、广泛参与、师生互动、立足实效”来精心设计各项活动,通过新颖的载体、丰富的活动、扎实的工作,让广大会员感到贴心,振奋精神,展示风采,凝聚力量,团结动员广大教职工为办人民满意教育,构建和谐校园贡献力量。

上一篇: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心得体会优秀范文6篇
下一篇:四大名著《红楼梦》读书心得体会10篇
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3 - 2018 老骥文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老骥文库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1019447号-75